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范仲淹、晏殊和富弼的关系『原创』
公元1067年,韩贽任西京留守长官。
韩贽,字献臣,齐州长山人。进士学历。
韩贽曾出知沧、瀛二州,后迁升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黄河决堤北流,水利部开会,多数人提出,恢复河道。劳师动众,工役将兴,韩贽说:它在北边流,已经安定了,再改动它,未必能成功。“不若开魏金堤使分注故道,支为两河,或可纾水患。”
大家面面相觑,采用韩贽的办法,用工不过三千人,几月而毕,太好了,我们都没有想到啊。
担任西京留守长官,承担皇家永厚陵的修建任务,费用俭省,还不扰民,“神宗称之”。
韩贽在开封府工作的时候,精员简政,收效反高。
韩贽“性行淑均,平居自奉至约,推所得禄赐买田赡族党,赖以活者殆百数”,退休后,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年八十五,卒。
富弼紧随韩贽之后,于1068年任西京留守。
富弼是洛阳人,字彦国,为人保守,稍好敛财。
传说,富弼年少时走在洛阳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
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
那人又说:“指名道姓在骂你呢!”
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
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
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聪明睿智。
富弼所处的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苏东坡、王安石等,都轻轻松松地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取得了功名。富弼的科举之路却不很顺利。
最初,富弼是以茂才即秀才身份出道的,但他不气馁,从容地和“大腕们”交往。
当时的文人们经常搞文艺沙龙,在酒楼聚会,吟诗作赋。大家看到一个青年,面目清秀,稳重大方,但二十岁出头了,还是一个茂才,都替他感到惋惜。
这个年轻人却不卑不亢,来了,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安静地听别人诵诗,末了,才稳稳地站起来,把自己的作品念给大家听。
大家最后总结评判,都说这个洛阳小伙子的文章不错。
富弼因而被誉为“洛阳才子”。当时范仲淹已经颇有名气,认识富弼后,对富弼大为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
奇才晏殊,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的晏殊,曾任洛阳地方长官的晏殊,看出富弼有发展前途,就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
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
晏殊满意地点了点头。晏殊尚有一女待字闺中,正托知贡举陈祥帮忙选婿。陈祥对晏殊说:我观富弼之文章气度,有宰相之才。
范仲淹见晏殊喜欢富弼,就和陈祥从中撮合,富弼终成为晏殊的东床快婿。
富弼于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时已经二十七岁了,由茂才而出,属于破格之选。步入仕途后,先到河阳任节度判官厅公事,接着到绛州﹑郓州为官。
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长官见乱匪势强,不但不去镇压,反而开门延纳,以礼相送。朝廷追究,派出工作组严查。范仲淹是工作组组长。
富弼对范仲淹说:“这些州县长官拿着朝廷俸禄,竟然姑息养奸,形同通匪,都应定死罪,不然今后就没人再去剿匪了。”
范仲淹则说:“你不知道啊,土匪势强,远在山林,难以围剿,地方政府兵力不足,贸然围剿,只能是劳师伤财,让老百姓白白受苦罢了。他们按兵不动,以图缓剿,这大概是保护百姓的权宜之计啊。”
富弼不同意范仲淹的看法,脸红脖子粗地与自己的恩师争执起来。
有人劝富弼:“你也太过分了,难道忘了范先生对你的大恩大德了吗?”
原来,富弼考中进士后,正值皇帝下诏求贤,要亲自考察天下士人。范仲淹听到消息,马上派人把富弼叫来,给他备了书房和书籍,让他集中精力写出政事对策,富弼因此得以被皇帝赏识。
可是,富弼回答:“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先生举荐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致,而是因为我遇到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怎能因为要报答他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
事后,范仲淹说:“富弼不同俗流,我欣赏他,就是因为这呀。”
富弼遇事有主见,不盲从,不随便附和别人,即便对天子也是这样。
当时的宋仁宗赵祯,看到了大宋政策的弊端,要做一些改革。在大臣递交的方案中,他看中了范仲淹和富弼的方案,于是在全国推行他俩提出的十条改革措施。此即“庆历新政”。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跟韩琦、富弼等大臣到各地走访,筛选各路监司。
有一次,范仲淹审查一份监司名单时,发现其中有贪赃枉法的官员,就提起笔来,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一勾掉,准备另选他人。
富弼在一旁看了,心里有些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啊,你这笔一勾,可让这一家子都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彦国啊,我若不让这些官员的一家子哭,那就害得一路的百姓都要哭了。”
这一次,富弼不再和范仲淹争执了,他觉得范仲淹说得对,此后办事就更加实事求是了。
选自任见《帝都传奇》第三版第十卷,有删改。
帝都传奇
第拾卷
任见著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三版)10卷本150章615节330万字,开创为城市“立传”的先河,以立体、丰满的洛阳千载帝都形象,以历史洛阳前世今生的呼吸与脉搏,以都城洛阳特有的兵燹狼烟和婉转风流,以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对洛阳的独特“见解”,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以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以重重蕴藉的文化辉煌和作家特有的深度幽默,将中国历史文化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特殊境界,相信读者会惊喜于自己因为这部著作而获得的关于东方文明的发现、立体洛阳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不凡的帝都个性以及大不相同的阅读趣味。
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均为九卷本,因而本第十卷非常珍贵。
目 次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藩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唐明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代瞬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香艳奇葩………………
第一百四十章 洛阳地脉…………………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形胜西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漫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境决战………………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名园………………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道之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熙宁变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产预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婉约词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康灾难………………
第一百五十章 抱朴守素…………………
娟娟与《帝都传奇》………………………
《帝都传奇》总目录………………………
著者任见简介………………………………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曹操传》台湾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