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通过精准发力的气象预警、坚实充足的防汛物资保障以及严密科学的地质灾害监测等多方面举措,全方位织密防灾减灾网,以坚实有力的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平安家园,在防灾减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百姓安居乐业。

5月14日,记者走进黄陵县气象局气象灾害指挥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气象数据正实时跳动更新,卫星云图、雷达图交织闪烁。气象局干部梁琦紧紧锁定屏幕,时刻关注着天气的细微变化,“这就是昨天20时33分的气象数据,通过这个短临预警平台向线上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醒像街道办,还有五个乡镇,注意防范带来的影响。”


黄陵县果业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

为了确保预警信息一个不落送达每个人手中,黄陵县气象局不仅依托传统的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还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等新媒体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式传播。同时,在全县搭建一部双偏振雷达、三台微波辐射计、1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40个果园气象站、32个高炮火箭作业点,实现精密监测一张网、灾害防御一张图、业务系统一平台、创建对接共享一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依托全市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协同观测、智能识别、联合防御、科学作业’的智慧人影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黄陵县气象局局长樊军勤介绍道。



黄陵县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内防汛应急物资一应俱全

防汛物资是应对洪涝灾害的重要保障。走进黄陵县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面堆满了各类防汛应急物资。救生衣、救生圈、防汛编织袋、砂石料、抽水泵、强光手电筒、应急药品等一应俱全。黄陵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亮亮介绍说:“我们汛前对防汛物资进行盘点、统计,对去年因北洛河过境,调用消耗的物资,进行补充,保证各类防汛物资储备充足。对应急照明,大型抽水泵,发电机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汛期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为了检验防汛物资的实际效能,防汛办还会不定期进行物资调运演练,模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调配物资的流程,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物资保障能力。并在汛前联合各相关部门持续对县境内6条河流、5座水库、21座淤地坝、49处山洪灾害威胁区、128处地质灾害点和公路桥梁、隧道涵洞、低洼易涝等区域地段重点反复排查,严格监测管控,及时消除问题,确保安全度汛。


黄陵县地质环境监测管理站工作人员正在对地质灾害检测点的设备进行检查

黄陵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复杂。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采取“人防+技防”的措施,在全县覆盖43处普适性监测点,3处专业监测点。在桥山街道办的一处地质灾害监测点上,一个个先进的监测设备安装在山体,这些设备如同忠诚的“哨兵”,24小时实时监测着山体的细微变化,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从精准的气象预警到充足的防汛储备物资,从严密的地质灾害监测到高效的部门联动,黄陵县已构建了由气象、教育、农业、水务等多部门组成的天气研判会商和协调联动的防灾减灾体系,储备物资60余种1万余件。同时,村、镇、县三级灾害报送核查体系不断完善,已有141名灾害信息员坚守一线开展工作。“我们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演练,提升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在面对灾害时,我们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响应、果断决策、科学指挥,确保防灾减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黄陵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安国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站好岗、放好哨。”

记者:侯宝军 党静

审核:侯宝军

责编:寇军龙

编辑:王文娟 朱丽


黄陵融媒体中心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