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5月16日电(记者苏醒、许晋豫)记者从宁夏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宁夏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实际情况,推动“人技物”群防群治、“搬防治”同频发力,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近6年来,宁夏采取工程措施累计治理隐患点212处,保障了60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

  为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宁夏以县域为单元,建立了汛前、汛中、汛后“三查”模式,每年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易发的南部山区隐患点和风险区进行多轮次更新调查,通过动态复核隐患点和新增隐患点,及时更新风险区信息,为“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为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宁夏启动实施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程,在地质灾害易发的11个县(市、区)布设卫星定位测量站、裂缝计等专业监测设备410处,通过实时掌握重要隐患点坡体动态变化信息,实现‘人防+技防’的有效结合。”宁夏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李浩源说。

  目前,宁夏已建成全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一体化平台,与气象、水利、应急平台实现数据互通,构建起“自治区预警到县、市预警到乡、县预警到村”的分级预警体系,显著提升了基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在摸清“底数”的同时,宁夏同步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自2024年起,宁夏在3个地级市11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自治区内6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4000余户1.7万余人实施避险搬迁。目前,2024年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2025年搬迁工作正在稳妥有序推进。

  此外,宁夏还通过配套技术队伍、配齐应急装备、配强责任人和网格员等方式,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群测群防员、险村险户的临灾“叫醒”“叫应”机制,构建起“县乡村点”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防范能力。(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