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宜州区委宣传部派驻祥贝乡白伟村驻村工作队新老队员交接会现场。覃素竹摄
“我将以老队员为榜样,虚心学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新环境,高质量开展好各项驻村工作。”5月14日,在河池市宜州区委宣传部派驻祥贝乡白伟村驻村工作队新老队员交接会上,新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银柳妮表态。
连日来,该区216名新选派驻村干部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分赴全区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及乡村振兴重点村,与原驻村工作队完成工作交接,开启新一轮的驻村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此次轮换,该区严把选派关、培训关和管理关。坚持“政治素质好、工作素质强、工作作风实、身体条件好”的选派标准,严格把控党龄、工作年限等要求,确保驻村干部“选得准、用得好”。2024年,该区向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区)、乡村振兴重点村精准选派驻村干部217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74人,工作队员143人,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采取“县统筹、乡轮训”的方式,分批举办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培训班,为217名新轮换驻村干部“充电赋能”,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群众工作、项目管理、集体经济等方面开展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驻村帮扶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综合本领,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福龙瑶族乡高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跟群众讲解病虫害知识。福龙瑶族乡人民政府供图
同时,扎实开展驻村干部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4年,老驻村干部们在该区乡村大地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驻村帮扶的主抓手,结合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驻村第一书记带头参加“三会一课”,为党员上专题党课,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推进强村富民上,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参谋”作用,找准脱贫村特点和优势,积极争取多方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北牙瑶族乡潘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韦福德带领群众参与特色产业种植,将柠檬种植打造成该村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潘洞村柠檬种植总面积达4300余亩,年产量2500吨,年产值超1000万元,农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在提升治理水平方面,驻村工作队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宣传阵地,营造良好文明乡风。指导落实村级“三公开”和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积极谋划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他们积极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经常性走访、遍访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和特困户等困难家庭,及时了解家庭成员、收入来源变化以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等,协助村(社区)“两委”做好兜底性社会保障,做好重要节日慰问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如今,新一批驻村干部已全部到岗开展工作。他们纷纷表示,将传承老驻村干部的优良作风,迅速融入乡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在新的岗位上,他们将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努力开创宜州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