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就像拆弹,既要精准排除‘炸弹’,又要保护好每一根神经。”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飞这样形容神经外科的工作。


自2009年独立建科以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外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院重点科室,并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神经外科建设中心认证。近年来,科室在神经机器人辅助手术、内镜微创技术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不仅挽救了众多危重患者的生命,更推动了区域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技术创新:微创手术改写患者命运

王飞介绍,近年来科室重点发展神经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内镜微创技术,显著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和患者预后效果。

科室曾接诊过一位脑出血患者,因血肿压迫神经,肢体面临严重瘫痪的风险。按照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恢复慢,患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可能留下难以挽回的后遗症。经科室会诊后,手术团队决定采用神经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血肿清除术。术中,在机器人的精准引导下,医生精准定位血肿位置,并迅速将其清除。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最终重返工作岗位。


另一位垂体肿瘤患者,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让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科室则通过神经内镜经鼻腔微创手术,实现了“体表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的理想效果,患者术后不久便康复出院,对科室的精湛医术赞不绝口。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更让患者免受传统手术的较大创伤,真正实现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健康。”王飞说道。

区域引领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随着技术的成熟,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区域神经外科诊疗的重要力量。以往许多患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不得不辗转重庆主城区大医院求医,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今,通过科室的先进技术,患者能够在江津本地接受高质量治疗,既节省了时间,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不仅如此,科室还通过江津区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和技术培训,积极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推广先进诊疗技术,惠及更多百姓。王飞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区域内的神经外科诊疗水平整体提升,减少患者外转需求。”

医教研融合:打造神经外科人才新高地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科室同样成绩斐然。目前,科室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外科共建单位、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神经外科建设中心以及重庆市江津区重点专科,并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


团队现有医护人员3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博士3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4名。近年来,科室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展现出强劲的临床与科研实力。

“我们不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患者大脑的‘拆弹专家’和‘修复师’。从诊断到康复,我们的团队靠经验、技术和协作,把每一步走稳。”王飞表示,神经外科正朝着建设区域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拆弹专家”到“生命守护者”,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正以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为区域神经疾病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资讯)

(文/何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