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大央企航司:

东航、国航试行推出往返京沪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开启航司合作新篇章。

也许这是东航、国航两大航司加强合作走出的一小步,却是民航业内加强合作、强化协同

走出的一大步。

尤其是在当前,民航业“内卷式”竞争严重,行业日趋艰难的情况下,更需要合作、协同,甚至是联手。

一、京沪快线跨航司签转:航司协同的一小步

东航与国航这两家央企航司,在上海虹桥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之间的快线航班上,试行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为双方、旅客和行业都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1. 服务覆盖范围

航线:上海虹桥⇄北京首都单程航班

时段:2025年5月6日-8月5日执飞航班

适用客票:东航/国航实际承运、经济舱6折及以上舱位(8折以上舱位免手续费)

2. 操作规则

需在原航班当日且起飞前办理

无托运行李限制

签转需补差价,系统自动计算价差与手续费。

虹桥机场:321柜台(东航)、302-303柜台(国航)

首都机场:东航综合服务柜台(位于2号航站楼国内出发H岛),国航33号柜台2—6号窗口(位于3号航站楼出发层H岛)和前厅售票柜台7—9号窗口(位于2号航站楼出发层)

二、突破藩篱,为旅客出行“松绑”

以往,不同航司之间的航班签转存在诸多限制,旅客一旦购票,就像被“锁定”在特定航班上,行程调整极为不便。

此次东航与国航打破这一常规,对于持有经济舱6折及以上舱位客票的旅客,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支付机票价差将航班改签至同日对方航司实际承运的同航段航班,8折以上舱位还能限免一次签转手续费 。

想象一下,一位商务旅客原本预订了东航上午的航班前往北京,但因临时会议提前,他可以在未托运行李的前提下,在航班起飞前前往值机区指定柜台,快速改签为国航稍早的航班,轻松赶上会议,避免了因航班限制导致的行程延误,大大提升出行的灵活性。

对于经常往返京沪的高频旅客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彻底告别因航班变更带来的焦虑。

三、强强联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东航与国航,作为国内航空业的领军企业,各自拥有庞大的航线网络、优质的服务体系和忠实的客户群体。

此次在京沪快线推行跨航司签转,是双方资源整合的大胆尝试。

从航线资源看,京沪航线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空中通道之一,每日往返航班近80架次,东航、国航航班总计占比近9成。

通过签转服务,双方可以共享客源,将各自航班的空余座位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航班客座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在服务资源上,双方还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京沪快线的服务品质,从值机、安检到机上服务,为旅客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出行体验,进一步巩固在京沪航线上的市场优势,吸引更多旅客选择。

现在,为什么大家都选高铁。

一是候机楼太大,从进候机楼到登机要花费好长时间。

二是手续繁杂,值机、安检、登机一系列过程。

三是离市场太远,不便利。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航司之间存在高度割裂。

选择高铁,就是一家,不像航空公司几十家。

高铁就一个12306。

航空公司每家都有自己的APP,所以旅客只有到OTA上购票了。

航司之间不仅签转麻烦,而且一进候机楼找个值机柜台,都花费好长时间,因为每家航司只负责自己的航班。

东航与国航的这一合作,不只是两家企业的局部调整,更是为整个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行业层面,它为其他航司之间的合作树立了典范,鼓励更多航司探索跨航司合作模式,推动行业从单纯竞争走向竞合发展,促进航空市场的良性循环。

从长远来看,随着跨航司签转服务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有望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国内航空运输网络,让旅客在更多航线上享受到灵活出行的便利,为我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注入强大动力。

其实,从前段时间三大航在自己APP上实现对方机票的互售,到现在的签转,翼哥真希望航司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因为,这不仅仅有利于航司自身提升收益、提升市场掌控力。

更是方便旅客、提升服务质量的举措。

说实话,方便旅客,就是方便航司自己。

东航与国航在京沪快线的携手,是一次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创新实践。

希望航司之间的合作更多,大家携手共赢,而不只是相互打价格战,相互卷,把行业卷死。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