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并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024年11月,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285公里的空白区锁边任务圆满完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了全面锁边“合龙”,这是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又一生动缩影。
在此次空白区锁边任务中,新疆和田地区的任务量最大。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等地共需完成220公里的阻沙防护带建设。为此,和田地区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主体多元、产业可持续”原则,整合多方资源,动员群众、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沙。
在这一过程中,大型央企也积极参与和田地区锁边任务及防沙治沙工作,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当地携手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全资子公司中铁建发展集团,打造了“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的融合模式。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铁建近年来持续探索推动生态修复与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等融合发展。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铁建破冰突围的必由之路。”
在和田地区民丰县锁边任务中,中铁建发展集团承担了35公里、13万亩土地的固沙锁边项目。这是中国铁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又一成果,也是企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铁建发展集团民丰新能源治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硕表示,民丰县固沙锁边项目基于当地的自然条件,采取了“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思路,设置了150米宽的综合防护带。而随着2024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中铁建发展集团在民丰县沙漠边缘还将继续开发6.3万亩土地,用于发展特色沙产业,种植能够适应沙漠环境的经济作物,如苜蓿、梭梭,以及大芸(荒漠肉苁蓉)、甘草、杜仲等中草药,助力当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据于硕介绍,未来,中国铁建还计划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等机构联合建设科研基地,培养更多适合沙漠种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作物。
同时,和田地区的光伏资源优势也十分突出。目前,在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等沙漠锁边重点地区,包括中铁建发展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中煤、华润新能源、中国电建中南院等在内的一众企业也在积极建设光伏项目,探索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的有机结合,带动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绿色环保,是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接下来,和田地区还将进一步融合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特色沙产业,巩固提升“锁边”成效,加快织密织厚绿色防护网,并依托卓有成效的央地合作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生态实践之路。
【制作团队】
策划:祝磊
撰稿:黄巍
拍摄/制作:赵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