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朝有胆子的不少,有良心的,已经不多了。”】
1
冬雪冷,人心更冷。
2018年至2021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
董庆荃,任加格达奇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期间,违规使用冒领环卫工人冬季作业补助资金,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事业编人员违规发放冬季作业补贴14万元。
普及一个知识点。
环卫工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事业编制的,一种是外包的“临时工人”。
大夏天,大冬天,我们看见的马路上的环卫工人,基本上都是“临时工”,正式编制的环卫中心工作人员,都是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的。
2015年,央视记者卧底暗访,正式的环卫工人挂名拿钱,一个月4200,外包招聘的临时环卫工人,一个月1500。
——也就是说,正式工屁事不干,每个月躺在家里2700到手。
黑龙江的冬天,气温都是零下20多度,户外作业铲雪扫雪,可想而知有多辛苦。
国家拨了资金,用于冬季寒冷补贴、夏季高温补贴,是出于对于一线工人的人文关怀。
一个月的补助,可能也就几百块钱。
最后,就连这几百块钱,都被董主任冒领了去,发给了不干活的“正式事业编制人员”。
多说一句。
2018年2月5日,董庆荃,以“给刘绍纯母亲买营养补品”的名义,给刘绍纯赠送了1万元现金。
刘绍纯,正是加格达奇区委书记。
看看这副丑陋的嘴脸。
从一线环卫工人嘴里抢粮食,然后孝敬书记的老母亲。
拿着环卫工人的血汗钱,给领导的妈送礼买营养品。
直到2024年2月,董主任私吞环卫工人补贴金的事,才被审查,受到警告处分。
更讽刺的是,24年年底,大兴安岭当地的媒体,还搞出了一篇赞美环卫工人的宣发文章:
《环卫工人王怀淑:寒冬中的坚守》
“据了解,目前加格达奇区每天有五百多人奋战在环卫一线。一到冬天,尤其是雪大的时候,清雪任务使他们的工作量剧增。他们时刻待命,大雪降临时,他们会依据经验迅速调配机械,投入到清雪工作当中。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山城加格达奇才会变得越来越美。”
编制人员分走了14万,书记老妈得到了一万元的营养品,500多位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得到了一句赞扬。
最后,找一群人乔装打扮成环卫工人,新衣新鞋美美地穿上,再拍一幅城市美好形象宣传照,我在大街上看见的环卫工人,怕都是假的吧。
世界如此“美好”,惹得我忍不住想要爆粗口发飙。
2
2025年5月14日,冒领补贴一事,再度在黑龙江上演。
这一次,他们盯上的不是环卫工人,而是残疾人。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多名基层干部冒领残疾补贴#
2023年,绥化市庆安县,曾查处了一批公职人员冒充残疾人骗取国家补贴的案件,并追缴了已经发放的补贴。
被追缴补贴的公职人员包括多名乡镇、社区的领导,还有多位教育系统的领导。
其中,庆安县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杨立臣,更是一绝。
杨立臣作为特级教师,用来骗取国家补贴的残疾证竟显示是言语残疾二级,对此举报人感到难以理解:“到现在也没公布这些人的残疾证是怎么办下来的,难道言语二级残疾的人竟能成为特级教师,这也太讽刺了吧?”
言语二级残疾证的杨立臣,是庆安一中副校长,是特级教师,是全国模范教师。
《小偷公司》的讽刺小品,还是太保守了。
这个世界的利欲熏心,已经彻底让人疯狂。
杨立臣弄的这个言语二级残疾证,3年,一共骗取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总计3600元。
也就是说,真正的言语残疾人,一个月的补贴金,只有100元而已。
穷疯了,连这100块钱都要贪?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3
2025年4月,全国各大省市发布最新人口统计公报,东北三省常住人口达9501万人,再次出现集体负增长,合计减少82.1万,降幅为全国之最。
将时间周期拉长,2014年-2024年,东北10年累计减少1107万人。
如果从2010年1.09亿人的高峰算起,短短14年时间,已经减少了1456万人。
短短十年,东北人口减少了一千多万。
多家媒体撰文,忍不住问了一句“东北怎么了?”
人口迁入大省,代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人文环境、居住环境,得到“迁入者”的青睐。
反之,人口迁出大省,必然是因为某些不喜欢的因素。
我想,这迁出的1000万人里,应该都是环卫工人和残疾人。
因为他们的冬季补贴、残疾护理补贴,都被冒领了去。
我想,愿意留在东北的,大概率都是董主任和杨副校长这一类人,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温床”。
如果他背井离乡永不回来,你不要苛责,你得省思,他为何要选择离开,而不是留下。
被人关心呵护,有了尊严体面,他就会心生欢喜,愿意与之结合。
反之,被欺骗、被伤害、被窃取、被冒领,权益被侵犯,尊严被践踏,他就会心灰意冷,总是想着逃离。
痛了,也就悟了。
#黑龙江一地多位基层干部冒领残疾补贴#权力滥用#监管失效#冒领补贴#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