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庆安县,一桩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事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残疾人补贴”这原本应充满关爱与公正的领域搅得浑浊不堪。



有网友怀着义愤填膺的心情实名举报称,当地竟然有多达 44 名公职人员组成了一个令人不齿的团体,肆无忌惮地冒充残疾人,骗取国家补贴长达数年之久!

在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庆安县第一中学的副校长杨立臣。这位头顶全国模范教师、特级语文教师等诸多光环的人物,其残疾证上赫然写着“言语二级残疾”的字样。凭借着这张虚假的残疾证,他每月堂而皇之地领取着 100 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整整三年的时间,累计薅取了 3600 元。尤为离谱的是,他的妻子竟也跟着凑热闹“残疾”了一回,夫妻二人最终一同被追缴了非法所得的赃款。



据详细的举报内容,杨立臣的残疾证是在 2015 年办理成功的。然而,一个每日站在讲台上授课、言辞清晰流畅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言语障碍患者”呢?这其中的荒谬简直令人发指。一直到 2018 年,县残联才注销了他的残疾证,停止了补贴的发放。但真正等到纪委将其揪出来并予以处分,已经是 2023 年,而最终给予他的仅仅是一个党内警告这般不痛不痒的处罚。

更让人心寒不已的是,当有正义的记者试图刨根问底、追问事情的真相时,县纪委、学校校长、残联新领导仿佛事先商量好了一般,集体“装聋作哑”。县纪委要么以“信号屏蔽”为由推脱,要么干脆声称不知情;学校校长对此避而不谈,闪烁其词;残联新领导则以“刚上任不知情”作为借口。这一系列的推诿和不作为,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场令人唏嘘的官场现形记。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国法天理难容,县纪委,学校,残联主要负责人应立马开除并立案调查,一个校长特级教师,一个月万把块钱还黑着良心党纪国法于不顾,坑国家的钱,影响巨大!”

“高级教师一个月工资也不少,还要贪图这100块国家给的残疾人补贴,天大的讽刺。”

“利用权力,浑水摸鱼,骗点钱花,本不算大事。可恨的是在真正的残疾人面前,却装出一本正经,严格把控的模样。真是人面兽心,孰不可忍。”



这样的人,简直是道德沦丧,毫无良知可言,又怎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呢?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是断然不配站在教师的岗位上的,必须坚决予以开除,绝不能让这样的人继续误人子弟。

令人极度愤怒的是,骗补几千块仅仅给予一个警告处分,这怎么能够?为什么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将这些国家的蛀虫彻底揪出来呢?公职人员本应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带头骗补,这绝非仅仅是贪图那一点小便宜的问题。这就好比是把国家给予弱势群体的救命钱当作了可以随意瓜分的唐僧肉,他们的眼中哪里还有残疾人那贫苦艰难的生活?



要我说,在这件事情里,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中的蛀虫都应当受到重罚!怎么能够仅仅是一个警告就草草了事?看看还有谁敢明目张胆地睁眼说瞎话!那些厚着脸皮装残疾的干部,纪委绝不能顾及他们的面子。该开除的就必须开除,该坐牢的就得坐牢,否则像“特级教师言语残疾”这样的黑色幽默,恐怕真的要没完没了地演下去,成为一部让人痛心疾首的连续剧!

党内处罚,绝对不能成为某些党员的护身符。如果当事人的行为严重违法,严重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那就应当依法进行处罚,甚至要顶格处罚。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极大地破坏了党的光辉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这种公职人员滥用职权、欺骗国家的恶劣行为,并非个例。这充分反映出了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同时也暴露出部分人员道德操守的严重缺失。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极其巨大,它严重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也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无法及时得到应有的援助和关爱,让他们在困苦的生活中更加举步维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