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现场

5月20日,2025西部媒体联“益”会暨第十届“520公益季”盛典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的主流媒体代表、公益领域专家以及爱心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凝聚爱心与力量的公益盛会。 现场,阿里巴巴公益联合13家媒体代表共同启动“微爱万能·小微公益行动者寻访计划”,计划投入百万公益金寻找不少于100名具有持续性、草根性、创新性、感染力和可复制性的草根公益行动者(或团队)。

当天,第十届“520公益季”年度公益人物及机构奖项也在现场揭晓,11位个人和团队因其在公益领域的突出贡献收获致敬,他们的故事感动全场。

十年坚守

公益之路的初心与远方

从2016年在陕西萌芽,到如今覆盖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的公益盛会,“520公益季”走过十个年头。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金旼旼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天天正能量是中国公益行业一个独特的项目,是全国媒体共建共创的公益平台。展望未来,我们将推动天天正能量项目的开放和公共化,朝着‘人人可享、人人可见’的方向发展,完成从个体价值向公共价值的迈进,从私德之善发展为服务公共之益。”

“‘盼江绿’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象征着公益人经年累月的支持和付出,是公益行业不断前行背后的砥柱。”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创始人、会长杨欣分享了这一跨边界、齐心协力的环保故事。从2000年起,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开始收到第一个人的捐款,这个人的捐款从贵州而来,一开始每月10元到20元,再到每月30元,23年来从未间断。汇款单上,只留下一个名字:“盼江绿”。这让杨欣等人十分感动:只有真心热爱长江,才能有这样的坚持。

在寻找“盼江绿”的过程中,以红星新闻为代表的长江沿线多家媒体全情投入,让公益的目标串联起天南海北向往美好的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周新雨则带来了另一个感人的公益故事。他分享了由他带领的“阳光心语”志愿服务队如何为青少年抑郁寻找“解药”的故事。这支专业志愿者队伍针对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校园讲座、一对一咨询和家长培训等多种形式,已为数千名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周新雨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服务与公益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为更多陷入心理困境的年轻人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看到希望、找回自信。”这支队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用专业力量照亮被忽视的心灵角落,正是小微公益力量的生动体现。


▲盛典现场

百万公益基金激励

寻找不少于100位草根公益行动者

作为一个始于2013年、已持续超过12年的品牌公益项目,天天正能量已从最初联合30余家媒体启动,发展到如今全国400多家主流媒体的参与。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负责人文娜介绍:“我们携手媒体伙伴共同回应社会情绪,让正能量始终在场。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暖心小店老板,还是突发事件中的见义勇为者,或是重大灾难时的救援英雄,天天正能量都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和奖励。”

当天,阿里巴巴公益联合13家媒体代表共同启动了“微爱万能·小微公益行动者寻访计划”。据介绍,那些源自民间、由个体或小型草根组织推动的公益实践,被统称为“小微公益”。它们虽然规模不大,但却以“轻、巧、暖”的方式,精准回应了社会痛点,展现了“小而美”的大能量,成为“人人公益”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悉,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计划投入百万公益金,今年将继续寻找不少于100位具有持续性(行动需有持续性,能解决具体社会痛点)、草根性(非机构化、组织化运作,发起者为普通个体或民间自发小组)、创新性(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未被关注的社会需求)、感染力(故事具共情力,能唤醒更多爱心、激发他人参与)和可复制性(模式可被其他地区借鉴)的草根公益行动者(或团队)。

据悉,入选者将获得“小微公益行动者”荣誉称号,并获得最高10000元的公益金支持。

凡人微光

他们的故事感动全场

当天,第十届“520公益季”年度公益人物及机构奖项也在会议现场揭晓,11位个人和团队因其在公益领域的突出贡献收获致敬,他们的故事感动全场。

“艾之家”残疾人洗车店创始人艾必齐用不屈的脊梁为残疾人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通过劳动赢得尊严;成都市星空里咖啡馆创始人杨娟为心智障碍青年打开通向社会的窗口,让特殊群体在工作中找到自信与价值;退役军人李春亮发起的成都急救知识街头公益课堂,已让数千市民掌握救人技能;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理事长胡斌坚守12年,为240多个特殊家庭提供专业托养和康复服务。

锦江区黑暗跑团用一根绳连接光明与黑暗,让视障者体验奔跑的自由;致公党四川省委等六方联合开展的“微光行动”以足球为桥梁,让凉山“微光女孩”从基地班到大学研学,在绿茵场上绽放自信光芒;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免费车票”项目为6800多名山区学生发放7万余张免费车票,让他们告别跋山涉水;同一机构的“益起成长”项目构建起从助学扶困到青年赋能的完整公益链条。

成都市锦江区残联“牵手‘福’蓉·锦爱伙伴”联结1441家企业为30万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四川巾帼园(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用一碗腊八粥的温度和一副春联的祝福,传递节日里的公益温情;四川体彩“微光行动”通过“快乐操场”项目为165所山区学校点亮体育梦想。

每一位获奖者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份坚持,都展现着公益的无限可能。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编辑潘莉 责编 邓旆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