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封头坝’人口密集,小餐饮店聚集,液化气钢瓶使用存在不少问题,泰州供电公司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包鲁峰来了以后,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推进‘瓶改电’,帮助我们啃下了消除安全隐患这块‘硬骨头’。”近日,提到村里来的指导员,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惠圣村党总支书记张金林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近些年来,泰州市系统总结连续15年选派干部驻村工作经验,按照“全覆盖、连续派、捆绑考”的思路,选派首批1481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到村工作,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集聚,助力乡村振兴。
全覆盖 村村都有指导员
按照“一村一名乡村振兴指导员”要求,严格标准、精挑细选。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等因素,重点向工作满5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下的优秀现职干部倾斜。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防止滥竽充数,真正把基层需要的干部派下去。强化带动、精心安排。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市县两级指导员派往乡村振兴重点村、省市特色田园乡村、红色美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信访矛盾突出村、黄桥老区部分集聚发展村等8类村,脱产驻村、干事创业。乡镇(街道)内设机构1078名中层干部,派往其余村,实现村村都有乡村振兴指导员。
因村定人、精准匹配。着眼发挥部门优势资源,突出经济、民生、政法、涉农等部门,按照不同村情需要,选派相关人选,做到“派需结合、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兴化市戴南镇顾庄村信访矛盾多,市司法局王卫军发挥自身特长,帮助村里解决不少积案、积怨,得到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首批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中,党员占90.1%;市县选派指导员中副科级以上干部占34.99%,具有农村工作经验及涉农专业人员1036人、占69.95%,做到优中选优、尽锐出战。
连续派 一棒接着一棒干
去年5月,随着首批乡村振兴指导员踏上驻村新征程,标志着一个部门挂钩一个村,连续10年、接连5届选派的“第一棒”正式开启。“如果村内主干道路提升工程在我任上完不成,那我就向组织申请再干一届!”在市派振兴指导员任期规划评审活动上,市城管局驻姜堰区银穆社区乡村振兴指导员刘迎胜公开承诺。
泰州市按照“因村对标、从远看近,分段推进、从粗到细”原则,要求指导员在深入调研本村情况的基础上,到与本村具有相同特点的先行村学习观摩,绘制10年发展蓝图、谋划5年阶段重点,精心制定2年任期规划,明确强组织、抓经济、优治理、惠民生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全力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发展、促振兴。
强培训,市级层面扭住培训赋能抓手,编发乡村振兴20字方针思维导图、主要政策文件汇编,邀请往届优秀第一书记、全省“百名示范”村书记“现身说法”,举办“线上+线下”全覆盖专题培训,推动乡镇开展常态化培训,助推指导员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建智库,聚集聚合专家力量,划分产业发展、组织人才、乡村建设等7个小组,遴选省市县122名专家领导、高校学者组建智库,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咨询、指导、建言等服务。此外,推行导师帮带制度,要求指导员所在乡镇确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实践导师”,进行全程“传帮带”。
“组织上为我们搭建干事平台,不好好干,对不起组织和自己。”泰兴市三堡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陈书豹到村后不久,就争取到平安集团支持,获得项目资金,开发荞麦系列康养产品,并依托集团线上商城销售,开辟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
捆绑考 上下一心促振兴
“回去之后,我们就来研究专门的激励政策,激励选派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江苏有线泰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提醒会上表态。
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指导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泰州市从强化日常管理、实行责任捆绑等方面出发,推动指导员履职尽责、奋勇争先。
市县两级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分别成立选派工作专班,建立统筹管理、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以县乡为单位分别成立工作团、工作组,实行“团管组、组抓员”的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专题研讨、开展项目路演,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履职督促时时在线。派驻以来,对履职不力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胜任驻村工作的乡村振兴指导员,约谈提醒69人次,调整撤换21人。
制定出台“双向挂钩、三方捆绑”考核办法,把任职村发展状况、派出单位支持情况与指导员履职情况考核进行挂钩,把对指导员的评价与对任职村、派出单位的评价进行捆绑,以考核“荣辱与共”促进工作上的“同向发力”。实行“干部驻村、单位联村”,明确派出单位每年至少为指导员任职村兴办1件实事项目,单位负责同志每年至少1次到指导员任职村调研指导、推进工作,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基层下沉。
亲历者说
泰州市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康振:
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工作,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有为之举。我们将扎实做好指导员的选派管理工作,鲜明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推动广大指导员带着情怀、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火热事业之中,推动美好蓝图早日变成现实模样。
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蒋炜:
派出单位是乡村振兴指导员的“娘家”,我们会全力支持、密切关注,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让指导员的“腰杆子”硬起来、干事的底气足起来。
靖江市东兴镇惠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林:
乡村振兴,离不开“领头雁”。乡村振兴指导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牵线搭桥,为村级发展带来资源、资金、项目,助力我们打赢村级增收“翻身仗”,获得了党员群众的真心“点赞”。
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郭新宁:
穿过明心桥,经过百竹园,来到清风亭,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同聊一个话题,帮助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收获的不仅是群众的笑脸,更是自身的成长。
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冯官社区乡村振兴指导员顾娟:
“广阔乡村,大有作为。”我将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奔赴乡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奋力书写乡村振兴辉煌篇章。
(本报通讯员 潘小冬 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