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军狼兵铁血魂,旗帜飘扬不退让。
山河壮美因有他,英勇无畏铸荣光。
外患内忧烽火燃,狼兵奋起守家园。
战鼓连天硝烟漫,桂军出征气若虹。
狼烟四起战英勇,铁血男儿志如峰。”

抗战时期,贼寇入侵,战火席卷全国,至此国家危难之际,各地有志之士,纷纷投身军旅,抵抗外辱。



在这其中,“广西狼兵”作战时的勇猛,令敌人闻风丧胆,尤其是其中一位15岁少年的战绩,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当时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初生牛犊不怕虎



韦容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西人,众所周知,在近代,广西可是名将辈出的省份。

之所以广西会出这么多的名将,恰恰是因为在民国历史上,广西是很多战争,军阀的发源地。

当地当兵的人很多,尤其是在民国,当兵也是很多人的出路之一。



而韦容松的父母,却并不希望他走军队的道路,韦容松的父母最初是希望他能多读书,将来有个安稳的生活。

但是这样的期望却被现实打破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人也将炮火烧到了广西。

当时,已经15岁的韦容松,在父母的安排下,还在学堂里学习,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打响,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这让年轻的韦容松彻夜难眠。



正因为他读过书,理解过家国大义,他比起一般的百姓更清楚抗日战争的意义何在,如果不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那么中国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虽然读书也可以救国,但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投笔从戎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韦容松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广西桂军。

而他参与的第一场战役竟然就是著名的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



当时,中日两国可谓精锐尽出,完全正面相抗。

据统计,整个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共计出动了约100万军队,战争更是旷日持久,整整打了三个多月。

尽管淞沪会战的结局是以我军失败,撤出上海为结局,但这场战役的意义却非常重大。

因为当时,日本在发动战争之前,就曾经放出豪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虽然淞沪会战我军败了,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日军都仅仅只占领了上海,毫无疑问是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而之所以我军能够在各方面都不如日本的前提下,还能坚持三个月的作战,这其中就少不了桂军的贡献。

广西虽然在历史上并不算发达地区,但是在战场上,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近代历史上所有人都知道桂军勇武,关键是意志力十分惊人。

在淞沪会战的过程中,参战的桂军即使是在武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也是能做到死战不退,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日军头大。



韦容松虽然当时年轻,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桂军勇敢,无畏的精神,他却是学到了。

在韦容松到达战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抵抗,我军的防线就被日军强大火力所击溃。

韦容松和战友们,等于刚刚到达战场就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

这样的局面,对于一个刚刚上战场的年轻人来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但是韦容松面对这样的境况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在突围的过程中学会了打枪,在与敌人遭遇的过程中,学会了拼刺刀,而这些对于韦容松来说,都是妥妥的第一次。



如果不看韦容松稚嫩的脸,或者知晓韦容松才刚刚走向战场,恐怕很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是老兵。

等到韦容松喘口气的时候,才知道,这场战役,竟然把桂系的人派来的10个旅给,打的只剩下一个旅,十不存一,足可见战争的惨烈。



说实话,一般人要是以淞沪会战作为军旅生涯的开局,那绝对是噩梦,毕竟,这场战役算得上一场绞肉机了,每天都有无数的士兵倒下,鲜血看的人都麻木了。



但韦容松从参军的那一刻起就打定主意保家卫国,所以,这些场景不但没有让韦容松吓呆,反而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斗志。

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上海沦陷。

当时,日军在占领上海,南京之后,主力部队立刻北上徐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通日军南北两部的联系。

这个时候,徐州的位置就相当关键了,韦容松跟随着大部队去往徐州,而他参与的第二个战役就是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是日军进攻徐州的重点,日军为了能够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派出了第五师团的机械化部队夺取临沂,包抄台儿庄。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桂军48军指挥部与外围阵地失去了联系。

要知道,一旦失去联系,就意味着外围阵地成为孤军,到时候,里面发生的任何问题,外界均不知晓,想要救援都非常困难。

所以,打通与阵地的联系至关重要,这个时候,一直以沉着冷静著称的韦容松就临危受命,去探查外围阵地的情况。



这一次行动,韦容松绝对堪称孤勇者,没有多余的弹药交给他,他所能携带的只有四五枚手榴弹,还有一把普通的机枪,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虽然缺少补给,但韦容松还是欣然领命,甚至他在出发之前,就给自己准备了一枚光荣弹,所谓的光荣弹,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枚送走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手榴弹。

就这样,韦容松上路了。

不多久,等到韦容松到达外围阵地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一幕,堪称地狱。



因为阵地上除了桂军士兵的尸体,啥都没有。

之所以,外围阵地失去了与本部的联系,并不是所谓的技术问题,而是因为桂军将士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全军覆灭。

韦容松看到这一幕,心里已经明白了,这片阵地,日军早就已经扫荡过,恐怕绝无生还者,而且,为了避免桂军后援到来,恐怕这里还有日军的其他的队伍在这里,专门等待桂军自投罗网。

此情此景,韦容松只有保持冷静,寻找着敌人的蛛丝马迹,其实韦容松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活着回去了,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死也要带走几个日本人一起走。



果不其然,在韦容松的仔细搜索下,他发现了六个日本特工小队,这几个人在一个谷地里驻扎。

韦容松找到他们之后,就找了个地方埋伏起来,他知道,最佳的进攻时机需要靠等。

果不其然,一开始,日军小队还时刻警戒,以防我军其他部队到达这一带,对他们展开突袭,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根本就没人来到这里,日军也逐渐放下了警惕。

等到深夜时分,日本特工的营地也传来了鼾声,原来,日军经过惨烈的战斗之后,也疲累不堪。

就在这个时候,韦容松毫不犹豫的丢出了所有的手榴弹,他的想法很简单,万一只丢一枚,没炸响,或者投歪了,这些日本人没炸死就坏事了,要做就要不留后路。



谁能想到,六个经过特训的特工,竟然死在了一个中国年轻小兵的手里?

而韦容松在杀掉六个特工之后,竟然全身而退,更是堪称奇迹。

最终,台儿庄会战,以我军取胜告终,韦容松的事迹也得以传唱。

此后的岁月里,韦容松又跟随桂军的队伍继续参战,从台儿庄辗转到武汉,参与武汉会战。

这个时候,韦容松刚刚16岁,入伍还不到一年,武汉会战中,桂军主要的任务是争取时间,然后撤防。



可是,沉着冷静的韦容松熬过了会战,却没熬过撤退,在后撤的路上,大部队遭遇了日军的空袭,没想到,在空袭中,韦容松中弹,不幸牺牲。

不得不说,对于韦容松来说,他的军旅生涯堪称刹那芳华。

虽然只有不到一年,却参与的都是最艰苦的战役,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韦容松这样的士兵浴血奋战,才积累起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