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北宋“诚信状元” 王拱辰『原创』
01
公元1062年,王拱辰任西京留守。
王拱辰自幼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无依无靠的母亲和四个孩子。
王拱辰是长子,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王拱辰孝顺母亲,生活俭朴,诚实守信,常受乡里人夸奖。还喜欢读书,而且非常刻苦,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甚至是半夜醒来也要翻一翻书。
通过多年的努力,王拱辰十几岁就已经能写一手的好文章,参加了乡试和会试,成绩都很优秀。
02
公元1030年,参加宋仁宗赵祯亲自主持的殿试。
赵祯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
第三天,皇上把考中前三名的书生都召集到王宫的大殿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他们的名单。
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王拱辰没有。
问其故。王拱辰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判给别人。”
03
殿上群臣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哪个人把到手的状元往外推,天下奇闻啊。
宋仁宗赵祯听了也很纳闷,询问原因。
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做声当上了状元,就是个不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败坏自己的节操。”
04
赵祯听了受感动,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就说:“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
就这样,王拱辰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
05
王拱辰初官通判怀州,入值集贤院,知制诰。
在朝中做官五十五年,王拱辰以自己诚信和正直的品格,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公元1041年,仁宗庆历初年,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农民起义渐有爆发,又受契丹威胁,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巩固封建统治,要求有所变革。
范仲淹是参知政事,参议员,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整顿政事的主张。
06
枢密副使富弼也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策十三条,大意是“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等。
这些主张,并未涉及体制兴革,但仍遭到反对,保守派力量甚大,最后,范仲淹、富弼,包括谏官欧阳修等人,皆遭贬逐。史称“庆历党争”。
在“庆历党争”愈演愈烈之时,御史中丞王拱辰论奏不已。
本来,王拱辰和欧阳修是连襟,都是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薛奎的女婿,但是二人行事却不尽相同。
07
欧阳修旗帜鲜明地站在革新人士一边,王拱辰却不一样,反对新政,疏论新法之害,借故劾逐新党人士,为公议所薄。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泰州知州张纶修筑海堤堰,滕子京给张纶当助手,吃苦耐劳,备受张纶称赞。迁当涂、邵武知县。
范仲淹升任京官后,赏滕子京之干,将其召入试学院,后升任专管审核刑狱案件的大理寺丞。
公元1029年,六月,京都大雷雨,电光乱掣,规模空前的玉清昭应宫内,竟射入一大火团。
火团四处爆裂,霎时间烈焰腾飞,穿透屋顶。
08
大火轰轰烈烈,烧了一夜,消防队救之无效,竟将三千六百一十间房屋的一座琳宫玉宇,变成了一片瓦砾荒场,只剩得长生、崇寿两座小殿。
执掌朝纲的刘太后闻报,传旨将守宫官吏全部系狱抵罪。
枢密副使范雍、中丞王曙、司谏范讽均上谏言,说大火“是天意,与人无关,不当置狱穷治”。
刘太后无奈,便借机将多次劝阻她不要贪图皇权礼遇的首相王曾以“兼领玉清昭应宫使管理不严,因而发生大火”为名,罢免了,贬为青州知州。
09
灾后,范仲淹、滕子京等诸多官员,分别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将军国事大权交还给仁宗赵祯。
刘太后大怒,将范仲淹等高级官员逐出朝廷任地方官,将中低级官员一一贬逐边远州县,滕子京也由大理寺丞贬至闽北邵武县。
这是滕子京二次来邵武,在一年多任职时间内,为民办好事,访贫问苦,建学堂,与当地百姓亲密无间。《闽书》称他“复知邵武军州事,自任好施予,喜建学,为人尚气倜傥,清廉无余财。”
但当滕子京收到贬谪时,王拱辰却很奇怪地上疏皇帝,嫌贬得轻了,“宜施重责”。
10
宋仁宗还是明白的,不听,“王即家居求自贬”,使出要挟手段,以致“乃徙宗谅岳州”。宗谅,滕宗谅,即滕子京。
宋仁宗因此对王拱辰很反感,“敕拱辰赴台入见”,批评说:“言事官第自举职,勿以朝廷不能听为沮己,而轻去以沽名。”
但王拱辰的水平不可否认。公元1042年,契丹使者两次来宋提出领土要求,在谈判桌上,王拱辰据理力争,直斥其非,使辽国未敢轻举妄动。
宋仁宗夸赞道:“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11
当时,有人用铸佛像名义迷惑众人,京都之人趋之若鹜,宫廷竟也出钱资助。王拱辰便奏陈此举动摇军心,易引起民怨,仁宗下令禁止铸像。
宋仁宗沉迷占卜,供置《太玄经》,王拱辰谏议道,应该供奉的是《六经》 。
因为王拱辰的外交才能突出,宋仁宗派他出使契丹。不辱使命,还受到非常之礼遇。
王拱辰卒年七十三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
选自任见《帝都传奇》第三版第十卷,有删改。
帝都传奇
第拾卷
任见著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三版)10卷本150章615节330万字,开创为城市“立传”的先河,以立体、丰满的洛阳千载帝都形象,以历史洛阳前世今生的呼吸与脉搏,以都城洛阳特有的兵燹狼烟和婉转风流,以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对洛阳的独特“见解”,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节,以艺技独运的构思布局,以简约与饱满臻于极致的洗练文笔,以重重蕴藉的文化辉煌和作家特有的深度幽默,将中国历史文化小说的艺术魅力推到了新颖动人的特殊境界,相信读者会惊喜于自己因为这部著作而获得的关于东方文明的发现、立体洛阳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不凡的帝都个性以及大不相同的阅读趣味。
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均为九卷本,因而本第十卷非常珍贵。
目 次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乱世藩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唐明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代瞬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香艳奇葩………………
第一百四十章 洛阳地脉…………………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形胜西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漫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境决战………………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名园………………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道之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熙宁变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产预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婉约词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康灾难………………
第一百五十章 抱朴守素…………………
娟娟与《帝都传奇》………………………
《帝都传奇》总目录………………………
著者任见简介………………………………
台北张教授手持任见《曹操传》台湾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