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游记】11. 泰宁历史文化主题园:凝固千年时光的青铜史诗
泰宁古城的雕塑,非常值得书写一番。
古城外的广场有泰宁古城历史演变简介,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宣传牌,而是椭圆形的图文并茂的那种。
广场上的花丛中,在高大的大小两轮风水车旁,塑有一座高平台,平台上坐着两位泰宁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位是南宋时期的状元邹应龙,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另一位是明朝天启年间的兵部尚书李春烨。他们处在通往泰宁古城的风水口,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弈。
这些都不算什么稀奇的,最让人震撼的是,泰宁古城对面,有一条河流,名叫金溪河,河畔,有一道靓丽的风景,是泰宁历史文化主题园,这里有全国县级最大的群雕——《泰宁赋》。
《泰宁赋》如同一幅立体的历史长卷,以19组青铜雕塑与1组风水轮主题雕塑,凝固了公元前234年至公元1934年间泰宁跌宕起伏的岁月。这座由著名雕塑家张立旗先生匠心打造、占地19102平方米的艺术长廊,用67个人物、10头牛、1口井与5匹马的生动群像,将泰宁的科举传奇、民俗风情与人文壮举,镌刻成永不褪色的文化印记。
沿着蜿蜒千米的雕塑群漫步,仿佛踏入时光隧道。从战国烽烟到红军长征,泰宁2200年的历史脉络在青铜的光泽中鲜活起来。每一尊雕塑都在诉说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温度,磅礴的气势与灵动的市井百态交织,既有金戈铁马的壮阔,又有烟火人间的温情,这般震撼的艺术呈现,在全国县区级中堪称首创。
千年岁月为泰宁积淀了无数传奇。无诸校猎的豪迈、邹工开泰的智慧、朱熹题壁的风雅,还有红色苏区时期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家在此挥斥方遒的身影,都化作雕塑群中永恒的瞬间。
每一组雕塑都有故事。
单是细看那组“李纲著书”,便能感受到这位抗金英雄被贬泰宁丹霞岩时,在孤寂中笔耕不辍的坚韧——1130年,他在此完成《易经内外篇》,留下诗文佳作,将失意化作文化的瑰宝。
李纲福建邵武人,字伯纪,他也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宋高宗赵构泥马渡江,建立南宋后,起用李纲为宰相,但他在职仅77天,就因为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官。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海南。于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在泰宁的丹霞岩居住了一年多,与众多的诗词爱好者结为好友。在丹霞岩中写成了《易经内外篇》一书。《瑞光岩丹霞禅院记》、《修供罗汉岩因访丹霞长老》诗一首。
尚书求言,这位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李春烨,李春烨,尚书府第就是他告老还乡之后建的,李春烨一生六岁开始读书,十六岁中秀才,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六岁中进士,为官十年晋升十四级,后人便用:大器晚成,青云直上,急流勇退12个字概况他的一生。在未为官之前,为了敬孝心给79岁的母亲过寿,但又无力筹措精美的食品,便写了一篇《求言小引》,请老师和同学写些文章为他母亲过寿,文章感情真挚,言辞恳切,母子情深,催人泪下。
“淘金人家”雕塑则揭开泰宁隐秘的财富密码。这座古称“金城场”“金泉场”的县城,因金溪沙金富集而闻名,江西淘采工跨越半个世纪的淘金足迹,在雕塑中重现。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挖和宝山金矿隧道的时候,发现古时已有人挖过,据考证,很可能是宋朝时的遗迹。宋代矿工的凿痕穿越时空,与现代开采的隧道在此相遇,诉说着跨越千年的资源传奇。
而“市井之娱”雕塑里,客家艺人顶着长竹竿杂耍的诙谐姿态,勾勒出泰宁文化交融的生动图景。泰宁古为闽越族,东汉末年开始有汉人陆续迁入,现在汉人占99%之多,泰宁文化也陆续从中原传来,从闽越先民到中原移民,从杂耍绝活到民俗风情,这座山城的包容性在雕塑中展露无遗。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当属泰宁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红军这些红色主题的雕塑。泰宁是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将泰宁开辟为中央苏区21县之一,1931年至1933年,红军三进三出泰宁,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都曾在这里指挥红军作战过,我们所看到的这两位便是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红军作战,对革命充满信心的英勇气势。
“朱周跃马”定格了朱德、周恩来率红军征战的英武瞬间,他们目光如炬,身姿矫健,仿佛能让人听见当年的号角声。泰宁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域,2800余名热血儿女投身革命,红军街、红军总部旧址至今仍在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只是此行匆匆,未能一一探访,留下些许遗憾。
这一组组雕塑反映了泰宁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泰宁的发展史,同时欣赏到精美的青铜艺术。特别欣赏泰宁用这种方式来阐述自己千年的历史文化,不愧是状元之城。
主题园内,镌刻张立旗2004年8月9日写的《泰宁赋》的古城牌坊古朴庄重,全文如下:
泰宁赋
千载灵秀动
紫气染丹霞
百代宏篇生
瑞光照归化
无诸校猎金铙山
梅福炼丹栖真岩
邹公开泰
宗祠列章
颂汉唐恋古镇之悠远
忆两宋觅名城之绵长
历九夏出名宅尚书府第怀古
经三春入幽居世德堂前柱香
把酒凌虚寻觅处
却醉于明城残石
恍惚兮俊彩星驰
呜呼哉回首经年
嘱学东五魁坊
观隔河两状元
一门四进士同贺
单巷九举子共勉
李纲著易
杨时倡道
朱子行吟邑留题四壁
遗琴封砚感梅雪太极
元实春江唱十咏
日彩启奏荐人雄
求言小引敬母贤
四世一品孝当先
闽越才俊傲天下
伍宁育人对三元
最显激情澎湃
猎猎红旗迎风展
更是壮怀激烈
三千勇士战犹酣
战马嘶鸣
朱老总雄风犹在
文韬武略
恩来公气贯长虹
渴饮红军井水
登临城中山峦
俯首望
壁垒遗失三阙
而如今
承约缘合一脉
设曲径而润芳草
雕群英而泽泰宁
叠溪潦而池潭静
弈子眩而尚书惊
风水轮转
古井涵溟
乐声萦绕兮清风生
茶香飘异兮烟霞浓
引西神东居
布黄道星吉
佑一方福地
合妙法玄机
百竹园中观绿
丹霞馆内赏石
伐竹取道
游儒乡静波九龙潭
神奇漂流
绕仙山曲水上清溪
状元岩处
挥悬虹巨笔
金龟寺前
写摩崖天书
大金湖畔映丹岭
碧水轻舟戏诸贤
移步大佛地
道法一池莲
登上甘露寺
更觉小周天
不得不赞叹!张力旗所写的《泰宁赋》是对福建省泰宁县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深情描绘。将泰宁几千年的历史、人物、风情、风俗融为一体,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现代的科学家,从唐朝的武将到宋朝的文人,再到现代的革命家,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泰宁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字中流淌着满满的历史豪情和文化底蕴。
砖石筑就的古城门巍峨耸立,与对岸的古城遥相呼应,仿佛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如那句经典宣传语所说:“泰宁,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一座古韵犹存的名城。”哪怕是小小的状元文化广场,在玫瑰的馥郁香气中,也浸润着千年文脉的芬芳,让人不禁沉醉于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韵味之中。
(2619 图35 20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