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到处都是一派祥和宜人的景象。在这美丽的季节,能有空和友人品茗谝闲传,真是惬意不过的美事。
谝闲传就要不设主题,海阔天空,信马由缰,不分天南与地北,既说东也说西;谝闲传就要没有主角,七嘴八舌,无拘无束,你一言我一语,心想啥嘴说啥。高手就在民间,智慧来自闲谈。一位睿智的先生讲述了一件事情,于我而言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图片
草堂寺山门
首善之区有一家餐饮企业,近年来管理经营有方,事业蒸蒸日上,可谓之风生水起。这家企业的老板把成功的秘诀归功于文化引领和团队建设,而这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我错了”——让员工把“我错了”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听了这则故事,令我深感惊奇。我们也常常看到,许多服务型企业都说“要把顾客当上帝”,但“上帝”常常找不到当“上帝”的感觉。而“我错了”,更具有操作性。职工守则第一条:顾客永远是正确的;第二条: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我心里暗忖:这是哪个大师策划的?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见我发愣,这位先生问我:“老兄,你知道这是谁出的主意?”答曰:“不知。”他莞尔一笑说:“是大全师傅。”再次令我感到震撼。
图片
大雄宝殿
怪不得这么有境界、有格局、有水平,原来是大全师傅的主意。大全师傅就是草堂寺方丈释谛性法师,他已于2019年10月3日圆寂。谛性师傅曾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享年67岁,僧腊50载。
我和他相识于1983年,那时我是县委工作队成员,工作队驻在户县苍游乡李北大队。工作队既指导农村工作,也和群众同吃同劳动同学习同提高。由于当时已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已分到各户,同劳动的事儿就不多了。闲了,我就在村里转一转,有时也和村民下下象棋、聊聊天、拉拉家常,了解一下社情民意。
图片
天王殿
在村子西边麦场边有一座不大的房子,村里人说那是座“庙”,庙里边住着三个和尚。年长者就是以后草堂寺方丈宏林法师,还有两个年轻僧人,一个就是以后的释谛性法师,当时村里人都叫他“大全”,好像他们也有责任田。我到庙里看到杂志,是佛学方面的。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对佛学的了解,就是小说《西游记》里的唐僧西天取经,就是村里的老太太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仅此而已。出于好奇我翻阅杂志,大全师傅也没有说什么话,嘿嘿一笑说:“你看,你看。”若干年后,我才听说场边的那座庙叫法幢寺。
光阴荏苒,多少年过后,我陪客人到圭峰山下的草堂寺参观,见到了大全师傅,他告诉我,他已经驻锡到这里,再过了几年听说他已升任监院,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已是方丈了,人们称他为谛性师傅。
图片
姚兴皇帝以国师之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
每每到草堂寺参观,总想让他讲一讲武装邀请西域高僧的吕光将军;讲一讲在这里听经追星的姚兴皇帝;讲一讲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一讲李渊来寺为李世民祈福治眼疾;讲一讲定慧禅师的三绝碑;讲一讲神奇的草堂烟雾……大全师傅,也就是谛性法师,永远是那么谦逊、那么低调,陪着我们一边走一边看,还是说的过去那句话:“你看,你看”,也从来没有炫耀过草堂寺当年“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的无与伦比的辉煌。
今天想来,人说“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是有道理的,谛性法师的少语平静,正是他心里充实强大的表现。在他的讣告里这样写道:“谛性大和尚,童真入道,戒行清净,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德高望重,高风亮节,恢复祖庭不遗余力。”
图片
草堂寺的佛教瑰宝——鸠摩罗什舍利塔
我与谛性法师相识的几十年间,他没有给我讲过佛经、讲过宗教信仰。他对佛学的造诣我没有当面领教过,我感到他在寺院硬件建设上下的功夫很大——草堂寺绿化好多了,大殿落成了,香火也旺了。现在知道“我错了”三个字是他说的,我理解这是他对佛学的深悟,真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里我也想起了文献介绍的惠能和尚的四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道不远人,只要有慧根,碓房也是悟道的好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常为人们所道。《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金刚经》教导信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道德经》中更是形象的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三者源虽不同,又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图片
鸠摩罗什三藏大师纪念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佛学讲,人生有“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这四苦,嗔、贪、痴是三毒,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佛教的最高境界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然人生的根本烦恼之一是“嗔”,那把“我错了”作为观察事物的坐标、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就是找到了解决人生烦恼的良方。
当然,对与错是有标准的,这标准就是天理、国法、人情。伤天害理昧良心就是错。对于层次高、胸怀博大的智者来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时自己没错而说“我错了”,这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和境界。
图片
关中八景之草堂烟雾
先贤大哲有许多教诲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警句人们耳熟能详。关学大儒李二曲先生也让人们“悔过自新”,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更是表现出了“我”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生活中有些智商很高的人,往往也犯低级错误,容易自以为是、自行其是、自作聪明。别人客气的赞扬他几句,他也不会认为别人的层次高,而会自命不凡,甚至趾高气扬、刚愎自用。我们也常常能碰到有人穿着“皇帝的新衣”在街道游荡,这不是个例。
图片
藏经楼
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知道自己错了,那是一种智慧;能承认自己错了,那是一种勇气;能虛怀若谷听取别人意见,那是一种境界。人不怕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怕就怕,错了不知错,甚或背着牛头不认赃,怙恶不悛,自己错了,还要强词夺理怪罪指责别人。有理不在声大,道理可幡然醒悟,事务需点滴磨砺。社会原本很单纯,复杂的是某些人。让一个人受教育的不只是道理,还有撞破头的南墙。
再说几句蛇足续貂的话:有空闲时间了,可看看佛学方面的书籍,补补课,使自己的心灵趋于宁静。在这里引用鸠摩罗什在草堂寺翻译的《金刚经》中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此作为结束语。
图片
王华旭,西安市鄠邑区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冬考试入学,从医数年获主治医师职称,后又在乡、县、市机关供职。退休后任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顾问、西安市象棋协会会长。出版有《往事如风》《远方有约》(合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春风化雨花千树》等作品。
图片
那时我们年少
曾把青春当作鲜衣怒马
而今我们渐老
愿从容岁月依旧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