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有一个叫德诚的禅师,外出钓鱼。
到深夜,一条鱼都没有得到。
他摇着空船归来,一点都不抱怨,而是欣赏如水的月色。
回到寺院,他挥笔写下:“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当一个人接纳了“空空两手来,空空两手走”,那就一直活得幸福无比。
那些空空荡荡的,在智者的眼里,就是满满当当的。
太阳落山,大地清空了阳光,又铺满了月光;夜幕下,房子阴暗了,点亮一盏灯,那就屋满柔情。
空,是一种大智慧,也是福气的根。
01
成长时,填“空”。
小时候读书,我们常常做填空题。
一个词语,老师写下一个字,留下一个空格,让我们填写。
人生也是如此,把有空的地方,慢慢填满,从天真到成熟,从无知到睿智。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谁能够更早地填补人生的空白,谁就成长更快。
西汉的穷孩子匡衡,白天放牛、割草,夜里从别人家借书来读。
家里点不起灯,就把墙壁凿开一个孔,让隔壁地主家的灯光,照进来。
地主被他的行为感动了,就让他到家里,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多年后,匡衡入朝做官,官至丞相。
隋朝末年,穷孩子李密,一边放牛一边看书。
他把书挂在牛角上,读完了一本,就换一本。
他的行为,让当朝的大臣杨素非常惊讶,然后予以帮助。
后来,李密成为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用智慧填补了无知的大脑,用磨难增加了阅历,用社交增加了人脉资源,用走千里路,改变了世界观......这都是成长的印记。
少年,什么都要求满分,这不是贪婪,而是带着一点点野心,鞭策自己。
到了成年的时候,自己的学业成功,取得了文凭,也有了技能,那就可以开启满意的人生。
02
中年时,有“空”。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
她博学多才,长得漂亮,还被宝玉喜欢。
按理说,她的人生结局,不会太凄凉的。事实却恰好相反。
她长期体弱多病,并且心病也多。
有一次,她卧病在床,却不能好好休息,总是把他人的一举一动,当成了烦恼的根源。
门外有人说:“你这不成器的蹄子,整天跑到这里头混。”她就认为,门外的人,指桑骂槐,还因此哭得晕过去。
毕竟黛玉也是父母亡故后,不得不投奔贾府的人。
黛玉总是叹息命运:“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她画了美丽的芙蓉,却题上了“风露清愁”四字。把好端端的日子,都弄丢了。
当我们为黛玉早亡而惋惜的时候,更应该撇弃她的多愁善感。学会以人为镜,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俗话说:“人到中年不如狗。”
每个日子,都不容易,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为了赡养父母,拉扯孩子,承担房贷而苦恼。
你必须在空、满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说,要学会“忙里偷闲”。
为什么职场,会安排大家周末休息,也有一些节假日。这就是让我们的工作,留下空隙,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养精蓄锐。
人到中年,育儿有空,不要忙得忘记孩子。若是孩子学坏了,学习成绩太糟糕,那中年人的忙碌,显得疲惫,无价值。
人到中年,相爱有空。不要忽视了枕边人,常常和爱人一起出门走走,多一些沟通。
人到中年,社交有空,不是谁都要成为你圈子里的人。狐朋狗友就别要了,冲着利益来的人,利益散了就算了。
有空的日子多了,就可以休息,排空烦恼。千万不要把什么都放在心上,把是都当一回事。
03
晚年时,排“空”。
看过一个词语,叫“回到原点”。
当一个人到了退休的年纪,就应该往回走了。从圆满的地方,走向有空的地方。
排空自己,让自己变得轻松,这是老人需要的技能。
退休,是让位子有空,给后来人能更好地工作。若是你不愿意退休,七八十岁的时候都去找工作,这是自寻烦恼。年龄明摆着,哪有人会喜欢重用一个老人呢?
低配生活,是让欲望有空,不再去想什么大富大贵。在节俭的日子里,慢慢留下一些存款,从而余生不愁。退休金不高,但是没有关系,生活开销不大。足够了。
放下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人,那是排空多余的爱情。从而更加珍惜老伴。
减少社交,这是把利益有关系的人,都放弃。就是一些亲戚朋友,慢慢散了,也不要去追寻了。以后的日子,有家人,有好邻居,就足够了。
把成就也放下,这都是过去的光环。回归到普通人的行列,发现自己不会心高气傲,不会倚老卖老。
终究我们要赤条条地走,那也是一种福气,没有任何的遗憾。
04
有一个香客,带着一盆花,去拜见禅师。
香客很富有,却很烦恼,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禅师说:“放下。”
香客就放下了花盆。
禅师又说:“放下吧。”
香客不知所措,举起手,表示自己的没有带其他东西。
禅师笑了笑,没有再说。香客顿悟,放下了欲望、执念、金钱......
《咏史》中说:“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人这一辈子,也就是把空瓶填满,然后有舍有得,最后排空的过程。
一空一满一阵子;一满一空一辈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