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简阳,一场以“大群团”工作格局为引领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正蓬勃展开,将政策关怀化作温暖城市的涓涓细流,凝聚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近日,在简阳市花园街社区工会驿站里,38份满载关怀的“健康礼包”陆续发放到环卫工、城管队员等户外工作者手中。“藿香正气水、风油精、防晒霜,全是我们夏天最需要的东西!”环卫工人李大姐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刚领到的礼包,话语间满是感动,“早上5点扫街时被蚊虫咬的包,现在正好有药抹了。”这份看似普通的礼包,背后却是简阳社会治理创新的缩影。
为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花园街社区工会驿站前期深入调研,梳理出户外工作者夏季面临的防暑降温、虫咬防护等“急难愁盼”问题,并联合辖区诊所精心定制“清凉补给包”,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落到实处,让关怀从文件走向现实。
“每天在街头巡逻,驿站送来的这份关怀,让我们觉得付出都值得。”城管队员小张展示着“文明劝导员”袖标,眼中满是欣慰。在简阳,户外工作者不仅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更是文明成果的“共享者”,他们的辛勤付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
“驿站+”服务
目前,简阳市总工会正全力推进“驿站+”服务体系建设,计划3年内实现全市户外劳动者集中区域驿站全覆盖,并试点推进驿站关怀指数评估体系,通过动态监测防暑物资配备、休息场所供给等核心指标,推动关怀举措从“节日慰问”向“常态服务”转变。
如今,简阳已建成68个工会驿站,覆盖1.6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内容从防暑降温拓展到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这些工会驿站不仅是提供物资帮助的场所,更成为凝聚城市力量、传递文明的重要阵地。
驿站服务的升级,正是简阳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的生动写照。简阳市委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帮弱扶困、就业增收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简阳从组织系统、协调机制、工作主线、政策体系、工作阵地六方面入手,形成“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融合共建”的良好局面,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暖新驿站等场所,打造“市级—镇街—村社”三级大群团工作阵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受理、“一平台”服务。同时,搭建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平台,引入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以高质量群团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各部门单打独斗,现在通过‘驿站需求清单’与‘志愿资源清单’精准对接,企业捐赠的防暑物资、居民提供的休息场所都能快速匹配。”简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种机制创新正是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生动诠释。
当前,简阳正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和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始终坚持把深入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为谋划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按照“持之以恒强基础、扬优势、提能级,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做县市新城加快发展的‘排头兵’,努力在成都‘经济大市挑大梁’中展现更大作为”的要求,做深做实“工业强基础、临空扬优势、园区提能级、城乡促融合”的实践,奋力冲刺百强千亿县,加快建设成都市域副中心。在这一进程中,“大群团”工作成为凝聚发展合力的关键纽带,既当“黏合剂”又做“推进器”,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记者 | 胡禹
编辑 | 叶雨舟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