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宁推动“零工市场”数字化,为务工者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引题)

以前“马路揽活”,如今“指尖接单”(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阅读提示

5月8日,青海省西宁市“东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场”揭牌运营。该零工市场曾经是附近零工群体“蹲街角盼活”的聚集地,升级改造后,成为集信息匹配、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助力劳动者从传统的“马路揽活”向“指尖接单”的数字化就业模式转型。

5月8日,青海省西宁市首家集“公共就业+企业引才+技能培训+权益保障+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东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场”揭牌运营。该零工市场通过“1核引领+N维辐射”服务模式,为各类零工群体与用工主体搭建起精准对接的就业桥梁,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最美零距离”的跨越式升级。

近年来,青海力推零工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一个集信息匹配、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截至目前,青海已建成智慧化“零工市场”“零工e站”30个,覆盖全省主要用工集中区域,日均求职人员超过2000人次。

“一键找活”让找工作更高效

家住西宁市城东区的马明强今年45岁,近年来主要靠打零工获得收入。“之前一直在城东区八一路客运站附近蹲活儿,每天风吹日晒,收入还不稳定。”说起以前在路边揽活儿的零工经历,马明强摇了摇头。

据了解,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客运站曾经是当地著名的零工聚集地,也是传统“马路零工”的鲜活注脚。随着“共富工坊零工市场”的诞生,零工聚集地的画面悄然改写,曾经“蹲街角盼活”的零工群体聚集地,正化作触手可及的“就业暖心港”。

“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在线上平台登记个人信息,工作岗位刷着手机就来了,还能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太好了!”借助微信小程序“一键找活”,马明强在线上完成了家门口零工市场的信息注册。现在,他可以通过零工市场不间断推送的岗位需求信息接单,找工作更高效,收入也更稳定,实现了从传统的“马路揽活”到“指尖接单”的数字化就业模式转型。

据悉,该零工市场持续探索“党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模式,联合西宁市城东区委组织部、城东区总工会等部门组成零工市场党建联盟,创新“1+3+N”党员服务模式:1名党员联系3名零工代表,带动N名群众就业;融合90家企业紧密携手,整合就业创业资源,引入海量岗位信息,稳步提升辐射面。

从“人找活”到“活找人”

“你好,我们这边有一份保洁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你可以先去试一下,不行的话我们再给你推荐。”走进“东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场”,就能听到工作人员与求职者沟通的对话。灵活就业人员留下联系方式和就业需求,工作人员就会根据求职者的务工需求与企业或个体户的用工需求进行对接,并主动联系求职者,直到双方顺利完成用工对接。

“我这个年纪,出远门务工不太方便,在这里挺好,家能顾得上,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50多岁的张阿姨对家门口得到的保洁工作很满意。

零工市场内,除了各种服务配套设施,还有四周张贴的各类二维码。据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二维码链接着“东东姐帮你找工作”微信公众号、“小时间云”求职招聘小程序、“西宁就业职通车”抖音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小小“二维码”一边牵起务工者的手,一边回应用工主体的招工需求,实现24小时就业服务不打烊。

记者了解到,“东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场”由西宁市城东区在“东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基础上打造而成。改造升级后的零工市场,不仅探索搭建线上就业+AI智慧服务场景,还致力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求职者可以一站式享受“AI岗位匹配+求职+面试+简历生成”等智慧就业服务,努力实现由马路边“人找活”向市场内“活找人”就业模式转变。

针对“触网”困难的零工群体,零工市场还通过采取微信建群方式,及时转发零工市场动态,让传统零工群体也能搭上数字化就业的“快车”。目前,零工市场发布岗位信息400余个,精准岗位匹配97人。

增收场景搬到“家门口”

“我们通过当地网格员实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技能水平、就业意愿等基本信息,形成动态更新的数据库,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使赋闲劳动力真正有机会转变为经济效益。”来自西宁市城东区伊莲手工编织队的致富带头人冶生莲介绍,街道社区组织辖区各族妇女群众和下岗职工等累计2000余人次参加青绣技能培训。

在增强劳动技能的基础上,编织队借助直播平台,实现“线上接单、线下派单、家中做单”,各族妇女、下岗职工和残障人员等可以就地就近就业,切实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有20名妇女凭借青绣这一传统非遗技艺,每月能实现近1000元的固定增收,真正实现在家带孩子、闲暇挣票子。”冶生莲说。

目前,“家门口就业”的模式正产生多重外溢效应:从前的老旧小区维修需求,终于有人及时接单并上门维修,物业服务资源供给被进一步满足;零工群体日均增收100元至200元,企业获得熟练工,有效缩短新员工上手周期,实现人力效能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我们将为各类劳动者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努力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这儿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西宁市城东区就业服务局局长赵楠介绍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