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日本青森地方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案:一名37岁的公司职员因盗窃碾米厂两袋糙米(价值2.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65元)被起诉。被告承认,最初盗窃是为了养活妻子和7个孩子,后来转为转卖牟利。案件侦破的关键,是米厂老板在米袋中藏入苹果AirTag,通过手机定位追踪到赃物。这一案件折射出日本米价危机的荒诞现实——粮食防盗竟需依赖智能设备,而普通家庭已陷入"偷米求生"的境地。
日本米价现状:创历史新高
当前日本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4233日元(约合人民币210元),连续17周刷新历史纪录,部分超市售价突破6000日元(约人民币300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价格涨幅超过90%,大阪、东京等地超市出现"上架即售罄"现象。
大米涨价给日本社会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
例如大阪公立学校将午餐米饭供应从每周3次减至2次,并改供面包;不少日本餐馆取消免费续饭服务,日本黑市甚至出现"5公斤米换PS5"的类似交易。
就连母亲节礼品消费也开始转向大米,数据显示,日本兵库县礼品米销售额同比翻倍,商家还推出"母亲节特供米盒"。
由于日本国内的米价太贵,不少日本民众还动起了歪心思,报道显示日本游客赴韩旅游时人均携带20公斤大米回国,成田机场因此查获多起"走私米"案件。
日本政府应对措施失效
尽管日本政府此前宣布投放21万吨储备米,但因流通环节被日本农协控制,截至3月底仅461吨进入零售市场。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批评:"这种投放如同向滚油锅倒凉水,毫无效果。" 日本共同社民调显示,81.3%的日本民众认为政府行动迟缓。
结语
谁能想到日本作为亚洲响当当的老牌发达国家,有一天居然会因为大米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出现日本人一家吃不上米跑去米厂偷盗的案件。
这场米价危机本质是日本"政-官-农"铁三角垄断模式的恶果。日本农协高管年薪达1.2亿日元(首相的3倍),而北海道农户每公顷利润暴跌60%。政府为维持农协政治支持,不惜牺牲民生利益,形成"保护主义(不向其他国家开放日本国内市场)→米价畸高→财政补贴→税收转嫁"的死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