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吸烟43年妻子基因突变确诊肺癌”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5月8日,河南焦作的张女士(化名)因一直咳嗽胸闷,去医院检查时确诊肺癌晚期。“平时我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规律,怎么会突然确诊肺癌晚期?”

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杰分析:张女士的爱人是老烟民,几十年来她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并对这种化学刺激比较敏感,从而基因突变导致肺癌发生。抽烟本人不一定会得肺癌,但是他身边的人一定会受影响。

医生提醒,张女士的丈夫必须戒烟,“你不戒她很难康复”。

“二手烟”到底有多可怕?

“二手烟”比“一手烟”更“凶残”吗?

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易茜介绍,被吸烟者抽进去的叫“主流烟”,烟点燃的那头流出的烟叫“侧流烟”。“侧流烟”再加上吸烟者吐出来的烟雾,就是“二手烟”。“侧流烟”由于燃烧不完全,会让一氧化碳、尼古丁、苯并芘、亚硝胺等物质比“一手烟”的含量更高,这也是抽烟污染空气,特别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

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研究员肖丹介绍,“二手烟”的成分与一手烟不同。研究发现,“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超过250种。“二手烟”中含有多环芳烃、尼古丁,还有烟草的特异亚硝胺。而且,任何空调、通风装置都不能去除房间里的二手烟雾。

此外,“二手烟”中60%~80%的致癌物会黏附在房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三手烟”。“二手烟”可谓伤全身

1.伤脑尼古丁这些有害物质会让脑血管硬化,大脑功能就会受影响。特别是孩子,长期被“二手烟”荼毒的孩子,智力发育要迟缓一点。

2.伤肺每天被烟熏15分钟,就属于被“二手烟”包围了,这叫“二手烟”暴露。如果时间长达一年以上,那你就是没抽也当抽了,患肺癌的概率自然也大大提升了。

3.伤心包括二手烟在内的所有形式的烟草,都会导致炎症、内皮功能障碍、血栓前状态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2020年刊发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小时候常吸“二手烟”,成年后还易心衰。

4. 伤胃江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惠珍介绍,如果经常接触“二手烟”,尼古丁进入胃部后,容易使人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吸得越多,胃部黏膜损伤越大,久而久之,发生胃炎的概率会增大。

5. 伤肝肝脏是身体内重要的解毒场所,“二手烟”里所含的有毒物质进入身体后,需要肝脏进行排毒,长期被“二手烟”包围,吸进去的有毒物质也就越多,脂质代谢的速度会减慢,给肝脏造成很大的负担。

6. 伤耳经常接触“二手烟”的人,听力上的损伤也不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是相通的。烟里面的有害物质进入身体之后,会导致我们的耳膜受损,听力容易下降。

比“二手烟”更可怕的是“三手烟”

“三手烟”是指吸烟后在时间的推移下,残留在头发、衣服、墙壁、家具、地毯、灰尘等表面的烟雾污染物,其中包括致癌物质等,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些污染物不仅附着在物体表面,还能重新释放到空气中,与室内环境中常见的其他污染物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由于“三手烟”的残留物往往不那么显眼,人们很少意识到或采取措施去清除它。比如,有网友发了打扫卫生间的视频,看似干净的墙面,结果一擦,发现已经被烟熏黄了。


网友视频截图

“三手烟”容易藏在哪里?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研究员肖丹曾在新华社采访中提醒,“三手烟”容易藏在以下地方:


  • 家具和家居装饰物。

  • 衣物和毛绒玩具等。

  • 墙壁和天花板。

  • 室内空气,在封闭的环境中,浓度更高。

  • 个人用品,如吸烟者的手机、钱包、手提包等。

  • 汽车内部,如座椅、方向盘等。

  • 人体皮肤以及头发。


如何减少烟草危害?

如果家里或周围有人抽烟,有没有办法避免“二手烟”危害?

1.戒烟戒烟后1—3个月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这很正常。如果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减轻这种不适,熬过这段时间后,身体会更快恢复。可以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去戒烟门诊。

2.不在室内吸烟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切断室内烟草烟雾的污染来源。

3.经常通风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打开排风扇等方式,尽快更新补充室内的新鲜空气。

4.经常清洁居室如果家里有人吸烟,地板、家具、窗帘等一般会残留较多的烟草烟雾等有害物质;经常清洁居室内环境或物体表面,可以有效清除烟灰、烟尘等“三手烟”残留物。

5.多吃新鲜果蔬多吃新鲜的蔬果,尤其是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的蔬果。因为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例如木瓜、番茄、胡萝卜、南瓜等。

6.多喝水、多排汗多喝水、多排尿、多运动、多排汗,可以加速排出体内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7.勤换衣服、勤洗澡如果曾暴露在吸烟环境中,回家后可以及时换下衣服、冲个澡,以免烟草等有害物质残留。

孝敬父母

订一份大河健康报

发行热线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带回家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文章。为防丢失,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 健康时报 央视网

乐山市人民医院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