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杨敏是同事眼中分秒必争的“全能手”;而在田间地头、社区学校,她又化身为用《最炫民族风》教心肺复苏的“急救科普达人”。从病床前的贴心照护到街巷里的通俗科普,从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到培养年轻护士成长,杨敏用行动诠释着护理工作的双重使命。


2014年,杨敏还只是柳城县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患有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张阿婆总是唉声叹气,而且食欲不振。得知老人因担心拖累家人而郁郁寡欢,杨敏每天抽空陪她聊天:“现在医保报销比例高,慢病申请后买药更便宜……”在杨敏持续疏导与照料下,张阿婆不仅康复出院,还能种菜贴补家用,重拾生活信心。


这份对患者的共情源于杨敏曾经的经历,她的父亲因患病晚期卧床不起,生命的最后时刻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她眼含泪光的说“当时爸爸生了褥疮,都已经深到骨头里了,极为痛苦。”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她和家人深刻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后来杨敏的姐姐成为了一名医生,而杨敏则成为了一名护士。



2024年5月,由于工作能力出众,杨敏调任柳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当年7月,一位77岁的男性患者因心源性休克倒在路边,杨敏和同事赶到现场后,立即向派出所请求帮助,寻找患者家属。


于是,一方面杨敏抓紧与家属联系,一方面立刻向上级请示。经得家属和上级指导专家同意后,杨敏立刻为患者使用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最终患者在一个月后康复出院,并为杨敏和同事们送上锦旗。


作为护士长,杨敏也十分注重年轻护士的培养,与柳州市中医医院下派的指导老师开展每日创伤、胸痛等演训,每天模拟不同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让年轻护士都能立即针对不同的伤病情做出处理。2024年杨敏带领护理团队17次下沉到医共体卫生院进行创伤、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指导;多次组织柳城县中医医院全院职工心肺复苏培训考核;主导急救应急演练超30次,提升团队应急响应能力。


除了临床工作,杨敏还致力于急救知识的普及。这17年里,杨敏的脚步遍及柳城县各个乡镇村屯,她积极带领护理团队深入社区、学校、农村开展急救科普知识“五进活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杨敏绕开血管硬化、骨骼退化等等专业名词和群众解释,“如果吃东西太咸久了,骨头就会脆,一摔跤就容易骨折。”同时,她还会教授群众一些简单易上手的养生食谱,防病于未然。


为了让群众更容易理解,她甚至将心肺复苏的急救步骤编进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的节奏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杨敏说,跟着歌曲节奏按压心脏,当唱完一句歌词就捏住病人鼻子,往嘴里吹两口气,然后再按压,这样直观的方法让群众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为病人争取生的希望。杨敏表示,“宁可药柜三尺尘,但愿世间无病人”,宣讲这些医疗护理相关知识,也是为了群众都能有一个好身体,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17年过去,杨敏依旧奋战在护理工作的第一线。在柳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里,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2024年她参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近百例,急危重症抢救监护实施率达100%。抢救成功率98.80%,无差错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98%,用专业和温情守护患者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 分秒必争”的职业信念,成为同事眼里的“全能手”、患者眼里的“贴心人”。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邓涛

值班编辑:凌诗

责任编辑:韦晓平

值班总编:冯艳芳

责任监制:徐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