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庭审后,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法官张丛杨(左二)的引导下,小小与母亲互诉思念之情。刘志滨祺 摄

“你不在孩子身边,多拿点儿抚养费怎么就不行?”“你们就是为了多要钱!”不久前,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法官张丛杨第四次开庭审理了李某与甄某的纠纷案。

事情要从2021年说起。小小的父亲李某与母亲甄某因感情破裂而离婚,双方约定婚生子小小由其母亲甄某抚养,其父亲李某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离婚后不久,甄某因外出打工,将当时5岁的小小送进了寄宿制幼儿园。2022年春节,小小的爷爷老李以想念孙子为由,将小小接走与自己共同生活,老李和李某也相继拉黑了甄某的电话,甄某与小小便失去了联系。2023年底,李某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并索要其父老李在抚养小小期间的抚养费。法院判决小小归李某抚养,甄某支付抚养权变更后的抚养费。后李某再次因老李抚养期间的抚养费起诉并撤诉。

如今,小小作为原告,李某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再次将甄某告上法庭,双方激烈地争论着抚养费问题。

想到当初只有5岁的小小如今已长成了9岁的大孩子,却依然因父母离婚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快乐成长,张丛杨决定让小小参与庭审,尝试能否让孩子的“声音”成为破局的关键。

“小小,这几年,你和谁一起生活啊?”张丛杨轻声地问。一直默默坐在旁听席的小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和不安,慢慢地说:“我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我爱爸爸、妈妈和爷爷,我不想与他们分开。”稚嫩的声音和眼中打转的泪水,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随后,张丛杨温柔地问小小:“小小,你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小小泪水滑落,哭着说:“我知道爸爸妈妈离婚了,我也知道我不能和你们一起生活,这几年爷爷和爸爸对我很好,我不想让妈妈担心,也不想让爷爷和爸爸不开心。”李某与甄某不约而同地看向小小,眼神中满是愧疚和心疼。

甄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着跑过去一把抱住小小,这拥抱距离上一次已过去了整整三年。小小在甄某的怀里哭着诉说爷爷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对妈妈的想念。

李某在一旁无声地流泪。张丛杨也眼含热泪,声音微微颤抖地说:“孩子是无辜的,大人之间的矛盾,不应该让孩子来承受,抚养费的多与少,都不能弥补父母缺失的爱。”稍作冷静后,甄某紧紧握住老李的手,率先开了口:“爸,谢谢你这些年对孩子的照顾,我真的很感激……”李某也逐渐平复了情绪,叹了口气:“算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这些年你也不容易,虽然感情没了,但是孩子在,我愿意放弃一半的抚养费,只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

最终,双方在法庭上签订了调解协议。这场持续多年的抚养费纠纷,终于在亲情的温暖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他们讨论着一起带小小吃顿团圆饭、多久看一次小小,问小小想要什么礼物……走出法庭,小小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那是他久违的幸福。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赵丽丽|通讯员:钟月

责任编辑:刘洁|联系电话:(010)67550743|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