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提升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纠纷调解能力,5月13日,平潭法院立案庭应平潭金融监管支局“点单”邀请,联合开展金融领域纠纷调解技能培训,特别邀请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调解员、金融消保工作人员等50余人齐聚一堂,充电学习,培训现场干货满满、互动频频。
“调解有术”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精准化解矛盾的艺术……”在培训现场,专业法官结合金融领域纠纷特点及自身工作实践,从“看”“听”“说”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将“倾听共情”“利益分析”“折中方案设计”等调解心得倾囊相授,解锁金融纠纷调解“密码”。通过对调解过程的拆解,点亮了调解人员快速抓住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理性协商的“必备技能”,参训人员感叹:“原来调解不只是说和,更需要专业方法和策略支撑!”
“实操教学”
调解协议怎么拟定才规范? 调解平台怎么高效应用?法官助理化身“操作指南”,围绕调解协议审查要点、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操作流程等进行“手把手”教学,清晰的流程图、避坑清单、标准化模板让调解工作省时又省力。同时,培训针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要素式示范文本进行单独讲解,通过介绍优势及填写要点、分享文书模板及实例等,引导参训人员充分运用示范文本快速提炼争议焦点,提升金融案件调解质效。
“破解难题”
“金融机构给出的方案与欠款人的预计时间、还款能力不匹配时如何处理?”“处理房产抵押贷款纠纷案件的最佳途径是什么?”互动答疑环节,根据参训人员提出的问题,立案庭庭长逐一“把脉开方”,确保既有法律层面的专业分析,又有接地气的沟通策略。现场讨论热烈,不少参训人员直呼学到了:“原来调解还能这样灵活变通,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从理论到实操,从个案技巧到体系化思维,这场“按需定制”的培训,既是回应行业解纷痛点的“及时雨”,也是打通基层调解“最后一公里”的硬招实招。平潭法院将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聚焦行业需求,加强联动协作,主动服务一线,不断输送更多“解纷锦囊”,让每一份调解协议既有“法度”又不失“温度”。
供稿:周佳雲
编辑:王梦露
审核:郭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