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英高少将,可能听过他事迹的人很少。但他的三个亲家,却名声一个比一个响亮,不是上将就是元帅……



艰苦的战斗年代

王英高将军出生在江西泰和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从小尝尽人情冷暖,饱受旧社会的压迫。

1930年,他正式参加红军,打响了帮农民翻身做主的战斗。

在整个革命时期,他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攻战斗,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了红一军团野战医院第一指导员、中央军委附属医院政委等职,为部队的后勤医务工作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抗战开始后,他又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教导员、政委等职。



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一边组织伤员,一边发动群众抗日,为根据地提供了不小的抗日力量。

到了解放时期,他又担负起了组建华北军区炮兵的重任,曾担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团政委、炮兵第三师政委等职。



在解放大同、石家庄、平津以及太原战斗中,他指挥炮兵部队对敌人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为大部队发动总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政绩出色,他受到了中央的重用。



之后,他便陆续担任了川东军军区步兵学校副校长、华北军区装甲兵副政委等职,开始致力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开国功勋。纵观王将军这一生,虽然功名不显,但他为党和国家所做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即使到了和平年代,王英高将军也始终不忘一个党员的艰苦作风。

他家中常年自备修鞋工具、缝纫机和理发工具,衣服也是从“老大传到老五”。一件褂子打满了补丁他也不舍得扔。



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子女们也继承了这种红色革命家风,并 在长大后都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不小的成就。

王英高将军有五个儿女,其中三个与元帅、上将以及中将家的孩子结为了夫妻。



布衣元帅的儿媳

王英高的长女王彦彦继承了母亲的事业,成为了北京卫戍一员的一名医生。后来她嫁给了徐向前元帅的儿子徐小岩。

夫妻俩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人从小便总是互相串门,徐帅也早就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也是在那时,王彦彦对徐帅产生了敬佩之情。

她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在徐家吃饭的情景,那是在她六年级的时候。

在此之前,家中给她立下了一个严格的规定:到徐家玩耍时一定不能玩到饭点。



长辈们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不礼貌,二是徐家不比别人家,他们的待遇要更高,这是人民给予他的待遇,别人是没资格享受的。

听了母亲的话后,王彦彦便下意识地认为徐帅家的吃穿用度都要比别人好,因此,他见到徐帅夫妻时也总是怀着敬畏之心。



有一次,她与徐小岩不知不觉玩耍到傍晚,徐帅留她在家里吃饭。王彦彦坚持要回家,表示母亲不让她在外面吃饭。

徐帅便笑着说:“我家是别人家吗?”

看着徐帅亲切的面庞,王彦彦便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就这样,她第一次吃到了徐帅家中的饭。



然而,饭桌上并非她想象中的大鱼大肉,而是几盘菜叶子。王彦彦夹了一口发现又苦又涩,她想吐出来却怕受到批评,只能就着馒头强行咽了下去。

后来她才知道,那种菜叫马苋菜,是农村常见的野菜之一。



据说徐帅小时候就经常吃这种菜,即使后来条件好了,他也经常带着家人一起吃。

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忘记以前的苦难生活。

多年之后,王彦彦成为了徐帅家的儿媳妇,徐帅仍旧用这种简朴的生活习惯教育着她。



在结婚那天,王彦彦甚至没有乘坐婚车,而是自己坐的公交车去的徐家。

在后来,徐帅也一直嘱咐着夫妻二人,必须抓紧时间掌握、研究新东西,特别是科学技术。



他希望子孙后代能成为掌握高端技术的军人,将来跟上时代的发展,保卫好国家的利益。

而夫妻俩也一直记在心中。



开国上将的女婿

王世高将军的长子王倩倩是北京四中有名的“学霸”,被人称作“物理大仙”。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精英,后来为了保家卫国放弃了学业,进入部队成为了一名军人。

不过在当兵后他也依旧保持着学习的习惯,成为了海军的一名工程师。



他后来与杨成武上将的女儿杨东荣结为了夫妇。

杨将军家的家风也同样非常优秀,他对待子女的文化教育方面也非常严格。

不管平时工作有多忙多累,杨将军总是要抽出一些时间检查他们的功课,关心他们的成绩。在他的教育下,几个子女后来都拥有了不俗的成就。



杨东荣长大后在总政老干局工作,并被授予了大校军衔,与王倩倩算是门当户对,在事业上也是势均力敌。

王倩倩在深入了解岳父岳母家后才明白,开国上将的家庭也与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他们并没有因为身份尊贵就觉得高人一等,相反,他们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杨成武将军对家庭的影响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例如电池要完全用完才能撤换、碗里不能有剩下的饭粒等等。

除此以外,他还极其注重家庭团结问题,有好吃的要拿回家里分享,家人要互相监督,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

这种优良的家风也一直影响着王倩倩夫妻二人。



开国中将的儿媳

王世高将军的小女儿王英英同样继承了母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医生。

当年她与姐姐在全军医务人员考试中两次包揽冠亚军,轰动了整个卫戍区,可见她的优秀并不输姐姐。



她长大后嫁给了开国中将徐立清的儿子。相较于前两位将军,徐将军可能没有那么出名,但他当年让衔的事情却轰动了中央。

1955年授衔时,作为正兵团职的他本应该被授予上将,但他再三向上级请示,要求降衔。



罗帅一开始并不同意,还是将他的名字放到了上将的行列中。

但徐立清心意已决,一定要实现自己降衔的心愿。后来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也赞赏道,徐将军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是值得每个干部学习的。

最终,在周总理的同意下,他被评为了中将。



而他后来也一直言传身教,告诫他们不要在待遇上、名利上与别人争高低,要多吃苦,多关心群众。

王英英来到徐家后也深受感染。将军在任职总政副主任期间,家中有一位专门烧锅炉的师傅。



有一年冬天,为了让师傅回家与家人团聚,徐立清便将烧锅炉的事情安排给了几个子女。

师傅临走时,将军还亲自将他送到了汽车站,并用自己的工资给师傅买了白菜、猪肉和白面。

这件事王英英记忆犹新。



后来她在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时也一直延续着家中的传统,始终将他人放在前,自己在后。

综上所述,几位革命先辈之间的联姻,并不是因为身份和地位。他们之间的结合是革命家庭的交融,是红色精神的脉脉相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