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花石纲是啥?史书上有说明,是北宋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宋徽宗朝时,“纲”指一个运输团队,一般以十艘船为一“纲”。船上装的是专供皇帝享用的从东南地区搜括来的珍奇文物。花石船队所过之处,沿途要供应钱谷和民役,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记载,花石纲之役苦了周边州县长达二十年。

本文聊聊它的来龙去脉。


(一)宋徽宗喜欢珍奇文物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后,赵煦登基,在位15年,享年24岁。由于宋哲宗很早就死了,没有留下继承人,朝廷大臣经过商议,决定立宋哲宗的弟弟赵佶为帝,他就是宋徽宗。

宋徽章是个天花板级的艺术人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他那瘦金体书法令人叹为观止。但不幸的是,他不是当万人之上的天子料,最不懂的,也是最不愿干的事就是治国理政。

他贪玩好耍,热衷于搜集古人字画和一些古玩。掌权者身边吹牛拍马的人不少,历来如此。宋徽宗身边有个叫童贯的宦官,专门为他去搜集这些物什。久而久之,宋徽宗把古玩字画这些东西玩腻了,打算玩假山怪石之类的东西换换口味。他向他身边的人透露出了他的意思。

出生于富贵之家的宋徽宗那里知道,只要是皇家喜爱的东西,那些吹牛拍马、趋炎附势之人都会玩出花样的。


(二)奸臣找奸商为皇帝服务

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后四次任相,共计十七年,被称为北宋末“六贼之首”。蔡京知晓了宋徽宗的意思后,立马在江南一带找了个叫朱勔(mian)的来办这事。

朱勔的父亲朱冲是个很狡猾的人。他家本来很穷,据说朱冲年轻时遇到一个高人,送给他一笔钱和一本药书,他从此后开始卖药,没过几年就发了大财。蔡京有次路过苏州时,想为一座佛寺修建阁楼,请朱冲出资赞助。朱冲满口答应,没几天就把造门楼的材料准备好了。蔡京感到惊奇,他由此看重了朱冲。蔡京回到朝廷后,设法将朱冲及其子朱勔的姓名塞进了军籍,并让他们当上了官。

朱冲接到蔡京的指令后,挖空心思去找来了三根黄杨木送到京城,宋徽宗看了很喜欢。以后每年都增加了不少东西敬献。刚开始的时候,每年两三次,每次六七件,以后此风越演越烈,送这些东西去的船只在淮河和汴河上首尾相接,阵仗不是一般的大,有人取了个“花石纲”的名字。这名字形象逼真,朗朗上口,就流传开来啦,达到了遗臭万年的效果。

为了应对这项繁忙的超大业务,朝廷还在苏州设立了应奉局,派朱勔担任负责人。


(三)经办人无恶不作

朱勔的本性贪婪成性,如今仗着应奉局负责人的身份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地取用公家的财物。后来官升防御使,更是一手遮天,江南一带的官员都要巴结他才能升官发财。

为征集花石纲朱勔可说是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凡他看中某个能作为进贡的东西,不管是那家的,带着士兵闯进屋去贴上封条,到时就来运走。如有损伤,就给这家的主人加上大不敬的罪名,叫你吃不了兜着走,甚至搞得家破人亡。

东西如果过大,不方便运输,拆人家房屋的墙壁,甚至拆除河上的桥梁,也在所不惜。有次运输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把城墙都拆了一大截。有时候运输花石纲的船不够,就派人随意拦截运送粮食和商品的船只,倒掉船上的东西,把船抢来运送花石纲。运送花石纲的船要逆水上行,拉纤的人手不够,把当地的士兵征集来当纤夫。

花石纲的名声越来越臭,引起了众多老百姓的公愤,搞得花石纲的总后台蔡京也有了担心。蔡京找宋徽宗商量后,给朱勔下了不准抢用粮船、不准挖坟取宝、不准破坏老百姓房屋,不准用封条封存老百姓家的东西等禁令,还规定了只能由朱勔、蔡京的儿子蔡攸等六人进贡花石纲,朱勔的行为才稍有收敛。但没过多久,朱勔等人又放纵起来了,因为宋徽宗要朱勔组织修道观,朱勔又找到借口去搜刮钱财了。当地的官员不仅不敢得罪他,还要经常去巴结他,把老百姓害得苦不堪言。

宋徽宗晚年更加信任朱勔,使其更加贪婪残暴,连他家的仆人都当上了大官。一提起朱勔的姓名,当时的天下人都咬牙切齿的,恨不得剥其皮吃其肉。宋徽宗禅让后,刚即位的宋钦宗就把朱勔革了职,抄了他的家,后来干脆将其头咔嚓了。


补语:

花石纲的影响很大。睦州受花石纲之灾尤为严重,信奉明教的方腊带头起事,开头打的就是诛杀朱勔的旗号。后来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北宋王朝,加速了它的灭亡。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