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看世界】将放眼海外剧场不定期放送舞台上最新演出讯息 推荐最有才(yan)华(zhi)的戏剧人 我们的原则是:优秀导演拉一把 有趣剧目推一波 日新月异的舞台 日月将从此处升起

She She Pop

戏剧表演团体


© Benjamin Krieg

She She Pop 是一个总部位于柏林的女权主义表演团体,于 20 世纪 90 年代由吉森应用戏剧研究所创立。该团体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女性,并且集体工作。成员包括 Sebastian Bark、Johanna Freiburg、Lisa Lucassen、Mieke Matzke、Ilia Papatheodorou、Berit Stumpf 和 Elke Weber。前团体成员包括 Fanni Halmburger、Claude Jansen、Katharina Oberlik 和 Anja von Steht。

成员们视自己为舞台行为的作者、剧作家和表演者。加入自己的自传首先是一种方法,而非作品的目的。She She Pop 实践的是一种致力于实验的戏剧形式。他们将舞台用作敏锐公众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做出决定,尝试说话方式和社会制度,排练或摒弃言语手势和社会礼仪。She She Pop 将其任务视为探索交流的社会界限——并在具体和艺术方面超越剧院的保护空间。剧院变成了一个乌托邦式交流的空间。观众也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功能:She She Pop 的所有作品都是实验或证据的展示,如果没有观众,这些实验或证据将无效

在位于柏林克罗伊茨贝格的 Kunstquartier Bethanien 的制作办公室,蒂娜·埃伯特 (Tina Ebert)、阿米纳塔·厄尔森 (Aminata Oelßner) 和埃尔克·韦伯 (Elke Weber) 负责管理、行政和财务、制作、收购、发行、沟通和巡演。

She She Pop自1998年起就以柏林为基地。HAU Hebbel am Ufer剧院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其在柏林的联合制片人和合作伙伴。其他国内外定期合作伙伴有:慕尼黑室内剧院、斯图加特剧院、汉堡坎普纳格尔、杜塞尔多夫Forum Freies剧院、法兰克福/美因河畔法兰克福Künstlerhaus Mousonturm 、巴塞尔Kaserne、La剧院巴黎秋季节、京都实验节、布拉格阿查剧院、布拉格德语节和卢布林对抗节。

She She Pop 探讨了偷窥癖、艺术卖淫并展示了女性自我表现的策略,其作品的出发点往往是对肥皂剧、游戏节目或家庭故事等流行类型的探索。本期剧看,我们将聚焦她们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看她们如何

01

从“应用戏剧”开始

提到 She She Pop,就绕不开一个德国传奇剧场系所——吉森应用戏剧学研究所(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Theaterwissenschaft)。

应用戏剧研究学院由波兰裔德国戏剧学者和评论家安德烈·维尔特(Andrzej Wirth) 于 1982 年创立,是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应用戏剧研究学院就被设计为一个致力于戏剧和表演艺术理论和艺术研究的培训机构。换句话说,吉森的“应用戏剧”并不完全是一种有明确定义的戏剧类型,而区别于传统戏剧的创作方式


这种形式的学院在德语世界中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它将自己视为戏剧学院传统实践戏剧培训的决定性替代方案,同时也知道如何将自己与纯粹的戏剧理论研究区分开来。通过对剧院进行批判性重新定位,使其与传统市政剧院的(制作)美学和实践保持距离,该学院也成为了独立剧院界的固定机构,该剧院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培养出了一大批激进且风格独特的剧场创作者,包括 Rimini Protokoll、She She Pop、Monster Truck、Anta Helena Recke 等。

其中,She She Pop的第一个作品《芝麻、性与鲑鱼》就于1993年7月在这研究所首演。


© She She Pop | Performance-Kollektiv

四位表演者创作了一部关于她们人生前二十年的集体传记。他们运用私人和公共文本,以及音乐和新闻。一代人的肖像如同一幅戏剧拼贴画。纪录片剧场,展现其来源,并演绎共同的经历。

She She Pop的首部作品就奠定了她们一直持续至今的创作方式之一,即“把私人事务搬上舞台”。在独特表达方式的加持下,她们的“演出”不只是排练好的剧本,而是一次结构设计、一次社会互动、一次观点表达

02

是“家事”,也是“大事”

除了将自传搬上舞台之外,She She Pop在后续的创作中也用两部作品把她们的父母带上了舞台——《遗嘱》和《春之祭》。这两部作品都是She She Pop对于经典戏剧的解构。

‘解构’预设了一种‘重构’,甚至是一种‘重新发现’。文本在解构的过程中,也重塑了戏剧的表演形式。不妨将其视为一场旅程,一群艺术家对一部戏剧进行审视、(重新)诠释,并在舞台上将其重新展现。在德国,尽管结果好坏参半,但这类尝试已被广泛接受。许多演出以其实验性和大胆的戏剧探索而自豪。一个雄辩的例证来自柏林的戏剧团体She She Pop……,这个团体赢得了众多赞誉,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Testament

© Doro Tuch

《遗嘱》将当代音乐与投影、德语版《李尔王》 剧本以及舞蹈巧妙融合。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第一幕中,老人试图将他的王国留给他的三个女儿,并以此就他的退休安排达成一致——但这个计划却以失败告终。这并不奇怪,因为在我们参与过的所有易货交易中,代际交易是最复杂、最模糊的。价值和对价(即金钱和爱)总是被掩盖,没有人正式就这种交易的条款达成一致。几乎所有代际协议都是如此:它们是肮脏的。它们从未发生过。它们根本不存在。

需要清理的空间充满了日期和细节、珠宝和家谱、法定继承、遗传性疾病、爱的誓言、家庭护理计划、汽油收据以及内疚感——所有这些都是女儿和父亲之间公开谈判的主题。


Testament

© Doro Tuch

在《遗嘱》中,She She Pop将排练厅中的现实争吵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与戏剧《李尔王》中的戏剧争吵并置,对于第四堵墙的巧妙打破也完美诠释了贯彻全剧的潜台词——莎士比亚时代《李尔王》中的矛盾在当代仍持续存在,并以“家事”的形式微妙地潜伏在当今的社会问题中。

在《遗嘱》首演四年后,She She Pop则推出了《春之祭》——一部与母亲共同演出的作品。与父亲不同,这里的母亲们并非戏剧,而是1913年的芭蕾舞剧。


The Rite of Spring

© Doro Tuch

She She Pop 和她们的母亲们上演的《春之祭》聚焦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牺牲主题。在作品中,She She Pop有意将《春之祭》中活人祭祀的宗教层面与男女之间、母女之间个人自我否定的伦理问题叠加。这种叠加立刻引发了人们的抗拒:如今,作为女性,为他人牺牲自己只不过是过时得令人尴尬的规范议程上的一项。自我赋权和个人自由的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使所有牺牲和奉献行为都黯然失色。然而,古老的春之祭祀却代表着一种确定性,即每个社群都需要牺牲,甚至只有通过集体牺牲才能真正创造和确认。


通过将这两个领域叠加,She She Pop 触及了一个默默存在于世代之间的主题。正如斯特拉文斯基的原作一样,《春之祭》以仪式的形式展开:She She Pop、他们的母亲和观众之间的相遇将以完整的仪式进行。然而,与斯特拉文斯基为庆祝春祭而召集的群体不同,She She Pop 和母亲们对这一程序的看法截然不同,恰恰相反。疑虑从一开始就浮现,但共同尝试的决心也随之坚定。


The Rite of Spring

© Doro Tuch

“人们很容易将《春之祭》与《遗嘱》进行比较。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遗嘱》的风格更直接,因此也更具戏剧性,它是一部关于她们父亲的戏剧。但这恰恰是这部关于她们母亲的戏剧的力量所在:当事情悬而未决时,它最有说服力。当那些不该说的话被说出时,它就说出来了。但无需言语。女性和她们的身体可能看起来像一个陈词滥调的话题。但舞蹈是一种来自过去时代的表达形式,在那个时代,事物要么被批评,要么从未被批评。当母亲用她的坏心情破坏了每一次家庭聚会时。当未说出口的期望悬而未决时。在这部戏剧中,四位母亲并没有亲自登台,而是通过录像投射到屏幕上,观众必须用自己的想法来填补空白。She She Pop再次成功地避开了陈词滥调;既激进又不过分简化。《春之祭》并非一场审判,而是一场爱的宣言。最终,我们面对的并非斯特拉文斯基版本中的死亡,而是和解。

在《春之祭》中,She She Pop的笔触是十分温柔的。当身体成为了中心舞台,母女之间的身份认同也被加入其中。She She Pop 将这些孩子般的认同进行视觉化呈现:舞台上的女儿们模仿银幕上母亲们的即兴舞蹈,孩子们的视频肖像叠加在母亲们的肖像上,彼此融合,呈现出惊人的相似。She She Pop 以一种奇怪、急促、感人的仪式来“致敬”斯特拉文斯基。

03

公共事务的“社会性”

She She Pop的作品总是围绕一个核心进行提问——“我们能不能好好谈一谈?”。这个“谈一谈”的对象不仅涉及私人领域,也直面公共事务。在对于公共事务的谈论中,She She Pop擅长将观众拉入讨论之中,从而直接赋予其以公共性。

在《清唱剧》中,She Pop 将与每个当地代表合唱团及其观众一起,就财产展开讨论,并探讨他们自身与所有权、财产分配及其相关问题的关系。受到布莱希特“学习理论”的启发,他们制定了对话式戏剧表演的规则,并组成了不和谐的说话合唱团,在每次表演中重新协商我们如何处理财产。谁可以发言?谁在场,谁被代表?集体独白从声音的多样性、不和谐以及偶尔的瞬间和谐中浮现出来。


Oratorio

© Robin Junicke / Impulse Theaterfestival 2018

这种创作方式让《清唱剧》成为一部因巡演而不断完整的作品。首次演出在汉诺威的 Theaterformen 2017 上举行,随后也在卢布林的 Konfrontacje Teatralne 节和索非亚 ACT 独立戏剧节上举行。这部剧最终从欧洲巡演回到德国,在此期间,它收集了其他经济微观世界的瞬间印象,并在沿途的每一站演变成一场伟大的复调冥想。

“这部作品最精彩之处在于它让观众参与其中,观众与表演者互动,对展示的文本进行发言和回应。例如,当所有继承人被要求在舞台上说出他们将继承的财产,并计算出他们继承的总额时,那条由来已久的规则‘永远不要谈论金钱’就此失效,观众变成了偷窥者。当一位男士宣布他将继承萨克森豪森的一栋带花园的房子时,观众中传来一阵窃窃私语:这些法兰克福人知道他的财产值多少钱。通过将观众作为合唱团,它表明财产分配不仅仅是私人事务,更是社会事务。

在最新的作品序列《胡说八道》和《一切皆有可能》中,She She Pop更是直接以嘲讽的方式去探索当代社会人类“达成共识”的哲学性可能。


Bullshsit

© Benjamin Krieg

《胡说八道》的舞台是完全空空荡荡的,She She Pop 发现自己就像销售员一样,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推销秀。所有东西都在出售。他们不断地寻找还能估价的东西,最终却只能将其转手出售。他们还能用感官把握现实,用语言描述它吗?它还能被拯救吗?有什么东西能经受住这场清仓吗?She She Pop 迷失了方向。教会他们如何专注于任何目标的核心视角已经瓦解。表演者们和观众一起陷入了自由落体的状态。事件与描述它们的文字之间出现了裂痕。他们越陷越深,坠入了深渊。

在《胡说八道》中,She She Pop 勇敢地直面共同现实的消逝。他们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甚至连剧场空间的诗意现实都受到了影响。因此,他们试图突破感知的藩篱,去呈现不同的比例,去见识不同的色彩,最终发现自己置身于绝对的黑暗之中。他们拥抱不确定性,致力于忘却过去,并想象不同的观察方式。他们能否成功地从混乱中创造出积极的体验,在随机性中找到意义,在纷繁复杂的可能性中创造意义——或者,作为最后的手段,宣布破产也是一种喜剧?


Everything Possible

© Dominique Brewing

而在《一切皆有可能》中,She She Pop直接拥抱不确定。舞台依旧空空荡荡,只有一条规则:所有即将发生的事都必须提前公开宣布

《一切皆有可能》是一场资源极其有限的即兴演出。演出以麦克风和一份公开名单开场,表演者们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规则和建议,作为当晚的临时剧本。即兴可行的建议穿插着宏伟的愿景,而这些愿景的实现在空旷的空间里显得乌托邦式。当公告在麦克风前堆积如山时,表演者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有些内容仍是草图,有些则已具体化,但一切都不能丢失。《一切皆有可能》是对共同想象力、个人主动性和协作的训练,也是对剧院独特存在感的颂扬。

*sheshepop.de

de.wikipedia.org

搜集整理:Harp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