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花木 孙本见

一庭花木展览前言

一庭花木添春意,万卷图书生古香一一我常写的一个句子。

“一庭花木”是我新出的书名,也是这次横店个展的展标。

晗美术馆,在浙江,风月无边的诗意,恰巧是一处古宅,老树新花的庭院。

施晗先生,槐堂主人,与此相约,做一个千里之外的聚会。

槐堂,字一目,名本见。

三十岁前不知画为何物,三十岁后不知画外有何物。生命之所以可贵,是有无数种可能性。

一幅画是一个脚印,一场展览是一个脚印加上很多脚印的故事,在初夏的这个季节,各种的好都在故事里遇到。

浪漫是艺术创作者的必备条件,要不拘一格,自由自在,天马行空,一意孤行。


孙本见作品

夫子画画尝清闲,

画山画水不画田。

画上一池白莲藕,

亦有食物亦有衫。


孙本见作品

南山南边置木堂,

书满四壁酒满缸。

墨香时招游云至,

蹭我老酒睡我床。

这两首七绝,常题于画上或跋于书尾,补笔墨未到之韵,也显林泉烟霞之气。浪漫是一种感觉,与工夫无关,与技法无关。


孙本见作品

中国书法与绘画高手林立,源远流长,非天分与工夫皆到者不可得其一二。天分在前,工夫在后,至于题材风格面貌,或工或写,皆由性情而生,不可牵强。至于格调,则先天生就,虽有读万卷书之论,难补其缺。

当下,多言创新。创新于传统,非物象与图式,今与古比不新也新。历代有成就者,当时都新,然无论新旧,其精神特质,基因传承皆存于自然血脉之中。


孙本见作品

中国书、画,自先贤至当下,经典之作不可胜数,知其源,守其根,传其道法。

何处为根源,怎样传道法,是千年不变的话题。因时而变,又因人而解,终而花满山,果满园。


孙本见作品

中国画在我这就当是一个大玩具,如果想玩的出色,玩的精彩,非多悟多读多画多写多走多行,方能得其门径,知其奥妙。书法是日课之重,碑帖皆取,文章随手而记,丰俭不一。至于画画,山水花鸟人物已经相依相生相存。把书法打散了放在画作里,把诗文剪裁了刻在印章上。研墨己经不只是研墨,喝酒也不只是喝酒,远方的风景也不只是风景。曾思考过篆刻对于书画的作用,也探索过书画对于人生的价值一一无论你画的何处,也不管你身在何方,拿起笔的时候,尘世阻断,江湖已远,水墨的世界里,任我驰骋;烟岚林泉里,一杯酒,一片云天。


孙本见作品

本见,本来就见,视频号里的三哥与师妹,煮酒烹茶,在雕梁画栋的古宅旧址,在苔花荫荫的老槐树下,待与君相聚。

乙巳立夏日,值“一庭花木”展览开幕与同名作品集首发之际,本见写于北槐堂。


孙本见作品


孙本见作品


孙本见作品


孙本见作品


孙本见作品


孙本见作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