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5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一行来到全山石艺术中心访问,全山石艺术中心副馆长魏新燕、王赜接待了刘万鸣一行,双方就各自展馆建设、设施、展览、学术、收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任军伟、书法篆刻所艺术家梅跃辉陪同访问。
交流现场
魏新燕向刘万鸣介绍了全山石艺术中心的创建历程、新馆的拓展,并强调了全山石艺术中心是一个以探索油画本体语言与油画本土化为宗旨,致力于油画研究、交流、培训和展览的民营服务机构。也是中国系统收藏、展示西方油画原作的公益性美术馆。
参观现场
随后,刘万鸣一行参观了全山石艺术中心的西方油画作品陈列厅与全山石油画作品陈列厅。刘万鸣对艺术中心的藏画、场馆设施条件等表达了肯定与称赞。在意大利厅,看到提香的作品后,刘万鸣认为全山石艺术中心收藏的提香《达娜厄》母本比其他所见的同题材变体画还要精彩,能够感受到人物的造型是经过画家深思熟虑后的艺术概括,颇为精彩。当看到列宾《斯塔索夫肖像》布面素描时,魏新燕向刘万鸣一行介绍了这幅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传奇的收藏历程。在看到菲欣的《女子肖像》后,刘万鸣感叹菲欣作品中的用笔,厚实凝结的色层体现了油画语言的魅力,并说道精彩的作品是不在于大小的,方寸间即可见真章。
在全山石作品陈列厅,刘万鸣仔细欣赏了全山石早年留苏时期的作品,他赞叹这些画作代表着一代油画前辈的高超艺术水准,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修养。
讲座现场
当天上午,刘万鸣受邀为“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项目学员授课,在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进行名为“美术经典中的家国情怀”的专题讲座。
“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项目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协办。
讲座过程中,刘万鸣引领大家深入经典,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他精心选取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专业方向,借助一幅幅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作品,为学员细致解读、深入分享。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大家将这些经典智慧内化于心,让每一位画者都能在当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转化,打通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
与此同时,刘万鸣还殷切期望学员们能够拓宽视野、开阔胸怀、锤炼能力、构建格局。他强调,要深刻领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这种精神,绝非简单的形式技法,而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审美追求。
编辑 | 杨晓萌
摄影 | 陈俊豪
制作 | 蔡培新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贺 玮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