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词与传统中医药的神奇碰撞中,辛弃疾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静夜思》,巧妙地将25味中药融入其中。

这看似很普通的诗篇,到底隐藏着哪些中药名?

另外,诗词与中药材的“跨界搭档”,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诗意少年的成长之路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辛弃疾是一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既有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气概,又有“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细腻情感。

他的军事才能令人敬佩,与此同时,他的文学成就让人望尘莫及。



提到年少时期的辛弃疾,拥有着远大的抱负。

当时,中原大地已经被金人占领。

因此,北方局势十分危急。然而,南宋朝廷却选择了偏安一隅,并没有立马收复失地。

那时,辛弃疾的家族始终怀揣着对大宋王朝的忠诚。



他们对金朝的统治感到不满,时刻都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故都。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氛围,辛弃疾从小便立下了收复失地、忠诚报国的远大志向。

辛弃疾成长的地方,虽然是金人的统治之地,但是家中依旧充满着书香氛围。



他的祖父辛赞在当地很有声望。每当闲暇时刻,他经常给少年辛弃疾,讲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

辛弃疾对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很感兴趣,次次都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那些保家卫国的事迹,在辛弃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后来,有一诗人名叫刘瞻,擅长创作田园诗,在当时小有名气。

辛赞非常清楚文学修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决定让辛弃疾拜刘瞻为老师。

在刘瞻的精心教导下,辛弃疾的学识逐渐丰富。

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刻苦努力的原因。每日天还未亮,就能看见他专注读书的身影。



他尤其喜欢诵读《论语》和《孟子》,一字一句地研究其中的治国方法。

深夜时分,他仍然学习诗赋文章,由于太过于投入,竟然忘记了时间。

在跟随老师刘瞻学习的这段时间中,辛弃疾不但系统地接受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洗礼,而且在诗文方面深有研究。



在起初的时候,他的诗文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描写,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其中,祖父辛赞的言传身教,更是拓宽了辛弃疾的视野。

后来,辛赞的官职频繁变动,辛弃疾也跟随祖父四处奔波。

一路上,他亲眼经历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见证了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



因为战事频发,很多百姓不得不离开家乡,寻找一块安宁的地方。

辛弃疾看到如此情景,心中感到一阵酸楚。

他心想,如果自己有一天有了足够的能力,一定要帮助这些老百姓重回故土。

他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涉猎兵法、史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



他深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就这样,如此一位诗意少年,逐渐变得成熟,为日后在文学与军事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遇到了知书达理的范如玉。



满是药香味的相思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们喜结连理。

当时,春意正浓。辛弃疾与范如玉的婚礼如约举行。

范如玉出身不凡,父亲范邦彦原是金国新息县令,后率众归降宋朝。

她从小博览群书,是一位典型的才女。她与辛弃疾真可谓天生的一对,珠联璧合。



两人结婚之后,他们的日子非常温馨。

他们常常吟诗作画,彼此分享对诗词的理解。他们的生活有诗词相伴,家中墨香浓郁。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

辛弃疾提出收复中原的主张,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写下了主张反金的《美芹十论》。



辛弃疾在文章中,详细地分析了战争形势,一字一句彰显报国热情。

皇帝读后大为赞叹,决定满足辛弃疾的心愿,派他前往前线作战。就这样,新婚不久的夫妻,不得不忍痛分离。

之后,身处前线的辛弃疾,时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战争的残酷,他多次受伤。因此,他自然与军医频繁接触,渐渐懂得了许多药材特性。

这时,远在家中的妻子范如玉,对丈夫尤为牵挂。

于是,她给辛弃疾写了好几封书信,信中满是关心的话语。后来,在一次战役胜利后,辛弃疾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坐在桌前,他不禁想起了之前与妻子的温馨生活,不由得心中一阵酸楚。

他慢慢打开范如玉寄来书信,看着那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不禁潸然泪下。

过了一会儿,他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决定写一封书信,给妻子保平安。

落笔之前,他恰巧看到了之前为了学习药理,拿来的各种中药材,顿时才思泉涌。



他决定使用中药材名创作一首诗词,以此抒发心中的情感。

于是,《满庭芳・静夜思》应运而生。

他巧妙地将当归、熟地、远志等 25 味中药名融入词中,看似写的是药材,实则诉说着对妻子的思念。

他知道,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一封书信意义非凡。



25味中药寄相思

辛弃疾巧妙地将 25 味中药材融入词句,以药名寄托思念之情,让每一个字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如果我们细细品读,相信肯定会深深地喜欢上这首诗。



上阕开篇,“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短短三句话便有云母、珍珠、防风、沉香四种中药材。

防风能够抵御寒风,就像辛弃疾渴望守护在妻子的身边,时刻保护她的安全。

沉香具有悠远的香气,象征思念绵长。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里面有郁金与硫黄两种药材名。“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里面有柏子仁、桂枝、苁蓉、水银四种药材。

这句诗勾勒出了幽静庭院中妻子的身影,药材之名与场景描写浑然一体。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蕴藏着连翘、半夏、薄荷三种药材,将时间流转与心绪起伏融合,将相思的煎熬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阕“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藏着钩藤、常山两种药材,尽显征战生涯的孤寂。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藏着轻粉、粉葛、独活三种药材,展现出独守空闺的凄凉。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里面有续断、乌头、苦参三种药材,借药材诉说心中悲苦。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藏着当归、茱萸、熟地、菊花四种药材。



当归,当归,应当归家,取团圆之意。

这25味中药,功效各有不同。

本是治病救人的药材,却在辛弃疾的笔下化作相思的载体。从云母到菊花,每一味药材都承载着词人对爱人的牵挂与思念。

这首佳作,也让我们有机会看见古代文人独特的浪漫情怀。



结语

辛弃疾将药名融入《静夜思》,把当归、熟地、远志等25味中药材,变成相思的话语。看似写药,实则讲述情感,巧妙地把对妻子的思念藏于字里行间。

这首别具匠心的作品,成为诗词与中医药交融的典范,令世人受益无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