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赵从老李手上拿了一款2015年的新会陈皮赠送给自己的朋友,但又因为该朋友此前没有接触过新会陈皮,于是问了老李一个问题:如何暗示或者明示这个十年的新会陈皮的真实价值以及其稀缺性呢?


老赵的问题

老李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确定这是一个看起来不简单,但是实际上也是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

为什么难以回答呢?如果朋友是新手,那么判断一个“好东西”就必须要在其脑海中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或者是基础的知识体系,让其能够充分理解这个东西的基本情况。其次要让其明白这东西“好”,除非有切身的体感,此外全靠信任背书,因此从“心理”和“物理”层面都得建立一套处置方案。

因此,老李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就直接让老赵回复朋友一句话,表明这是真实年份的、真实产区的、正经陈化十年以上的老陈皮即可。如果朋友来兴趣了后再发问的,那就把老李的科普文章发给他自己慢慢阅读吧。但话说回来,如何让一个新手朋友快速认识到“老陈皮”的好呢?老李也总结了一些基础知识的科普经验,分享给大家。


晒新会陈皮

一、新会陈皮的“基础概念”需要灌输

万事开头难,首先得跟对方介绍清楚什么是新会陈皮。

对于陈皮这个概念,相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但绝大部分人又处于知道而不熟悉的层面,因此这时候就要科普一些简单的概念。例如广东新会地区出产的陈皮,是以新会柑这个特有柑橘品种的果皮为原材料,经过晒制陈化而成的陈皮,与我国其他地区的陈皮有区别。

作为一种标上“地方特产”的农产品,新会陈皮有其自己的道地优势。例如水土、品种、制作工艺等优势下,其“新会种植、新会品种、新会陈化”标准下的陈皮,从物理上的香味,到化学层面的功效,都比其他地区的陈皮要优良一些。

这里如果需补充,那就可以介绍明代李时珍提及的广陈皮、清代名医叶天士到现代的中医大家邓铁涛等,都在其方子中广泛使用大新会陈皮,将其应用于调理脾胃、化痰止咳、理气健脾等治疗中。


人为造旧的工艺皮

二、正宗新会陈皮“老皮”的味道描述

除了基础知识的教育,还有就是在品尝中针对老陈皮的味道鉴赏。

十年新会陈皮在色、香、味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其颜色深沉自然,香气醇厚浓郁,口感醇厚。

香气类型:十年新会陈皮的香气属于复合型香气,不再像低年份陈皮那样带有明显的柑橘果香或酸涩味。其香气更加醇厚、浓郁,带有药香、陈香和微微的甜香。

香气层次:撕开一小片陈皮,可以闻到一种陈化后的醇香,这种香气中带有淡淡的木质香和微微的果糖香,整体香气纯净、自然,令人愉悦。

独特成分的气味:新会陈皮中含有“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这种成分在十年陈皮中会呈现出一种类似柑橘与花香混合的香气,较淡时有“淡花香味”,较浓时有“木质味+柑橘味”。

口感特点:十年新会陈皮的口感醇厚、甘甜,入口后微辛的感觉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甘醇、鲜醇的口感。

回味:回甘明显,且有生津的效果。这种口感与年份较短的陈皮相比,少了酸涩味,多了醇厚感。

煮泡后:冲泡后的十年新会陈皮汤色通常为深琥珀色,透亮油光,入口后香气浓郁,滋味醇厚,且有明显的陈香甘味。


人为造旧的工艺皮

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市场真相”

要教育客户,就必须要有教育的教材,例如老李会购买一些工艺皮,送给一些朋友对比,或者让朋友到网上自己购买一份学习对比,然后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学习一下。

如果是做正宗的新会陈皮生意的朋友,需要体现自己新会陈皮品质和价格,就必须要获取一些非正宗的样品,再销售的时候附赠一些“假货”给消费者自己体验。也许你会问,万一消费者对假货和真货新会陈皮都区分不出来差异呢?放心吧,根据老李多年的科普经验,这情况是一定会发生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客户要么不再成为你的二次销售的目标,要么就是忠诚度很高的客户。

那么在我们在网上应该购买那些“工艺皮”呢?很简单,如果你手上能把握保证是正宗陈化,那么随意买一些百元以下一斤的十年陈皮,基本都算是工艺皮。

当然,你也要告诉拿到对比样品的客户,正宗十年新会陈皮必定是自然陈化,外观自然,香气醇厚,口感醇厚甘甜,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工艺皮通过人工手段加工,外观和香气较为单一,口感不佳,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等等知识。

最后要说一点,从市场角度来看,随着消费者对新会陈皮认知的不断深入,对正宗新会陈皮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他们愿意为真正优质的新会陈皮支付合理的价格。毕竟,行业未来,掌握在每一位从业者的手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