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习惯性的将985高校、211高校以及如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统称为全国重点大学,剩余的高校都习惯性的统称为“双非”高校,或者是普通一本高校,
目前全国已经有147所全国重点大学,未来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增加的高校都是从全国各省市的普通一本大学里面挑选出来。
因此,这说明普通一本院校里面同样有拔尖的选手,其实力并不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甚至都能媲美2117工程大学。
毕竟当年能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并非全部是靠实力因素,还有地域以及各部委的平衡等因素。
如今国家评选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是靠各地普通一本高校自身的努力,并没有所谓的照顾性成,所以各位学生和家长务必要关注那些实力较强的普通一本高校。
2025年中国普通一本高校排名
根据软科发布的202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特意整理出全国普通一本高校的整体排名前况。由于软科的排名还是相对靠谱,所以各位学生和家长值得参考(完整排名在文末)。
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前三名,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这三所都是医学类高校,并且强势霸榜,在全国都位居前60名,超过一半的211高校。
这里面南方医科大学拥有教育部批准的本博连读专业,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阶平班则是属于学校自创的本博连读,并不属于教育部特批,也说明两所高校在国家层面的认可情况差异。
中国医科大学的整体实力则稍逊一筹,只有临床医学5+3一体化。整体来说,以上三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极高,在普通一本高校里面确实有资格位居前三,目前来说,中国医科大的性价比最高。
浙江工业大学排名第四。医学类高校有着独特的科研实力和科研团队,理工类高校甚至都无法媲美。浙江工业大学是医学院校后,排名最靠前的理工类高校。
浙工大拥有地理位置优势和资金优势,在教学制度创新和学科评估中表现突出。包括机械、化工以及集成电路等领域,都有极其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研究成果。
深圳大学屈居第五名。深圳大学拥有建设资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这些年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在国际化建设方面拥有诸多成就。比如计算机、电子信息、材料、光学等学科都很强。
但深圳大学同样存在明显缺点,比如学校的科研成果不足,没有全国最拔尖的学科。第三轮双一流评选将近,深圳大学也没有体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哈尔滨医科大学位居第6,温州医科大学位居第7。这两所都是医学类高校,而且都有全国排名前列的学科。哈医大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居全国前十。
温州医科大学的眼视光医学专业位居全国前三,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温医大已经成为医学界最近五年最大的黑马,将来也是有机会冲击双一流。
江苏大学排名第8。江苏大学实则是由多所高校合并而来,学校前身的主体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这是当年国家评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只是后面没有拿到机械工业部的211名额而被下放。
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江苏大学的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与工程都是获得A等级,学科实力表现突出,在普通一本高校里面表现的异常抢眼。
重庆医科大学排名第9,进步极为明显。为西南地区实力最强的独立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儿科学专业在全国能位居前五,学校的附属儿科医院在全国都极有名。
福建师范大学位居第10,成为普通一本师范高校的代表。福建师范大学教学质量极高,科研创新和学科评估方面表现抢眼,所以说性价比极高的师范院校。
扬州大学位列第11名,浙江师范大学位居第12名,南京工业大学位居第13名,广东工业大学位居第14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位居第15名。这五所高校都是冲击双一流的优质选手。
总体评价
通过软科的成分排名来看,医学类高校在评估体系里面拥有绝对优势。毕竟医学高校科研平台极为丰富,又有大量附属医院,整体科研成果较为突出。
而文科高校在在排名中较为吃亏,包括财经类高校和政法类高校,由于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加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所以这些年的排名越来越靠后。
通过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医学类高校在未来还是大有可为,其次则是理工类高校,和各种文科类高校未来很难看到重新崛起的机会,这也给各位学生填报志愿极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