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锦
“做一名仁心仁术的医者,为患者解除病痛;当一位传道授业的师者,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这是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吴名星始终坚守的职业信念。
吴名星与患者亲切交谈。(记者 陈锦 摄)
从医20余载,从临床一线医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吴名星始终保持对医学事业的赤诚之心。无论是带领团队完成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还是深夜赶赴手术室抢救危重患者,他都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诠释着医者担当,一次次托起患者“心”的希望。荣誉满身的他今年获评湖南省先进工作者。
与医院的其他科室不同,心内科的住院部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收治的大多是病情凶险的急性心梗、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危重患者。监护仪的报警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步履匆匆,走廊上随时可见推着各种仪器和药品奔跑的身影。
“吴院长,昨天收治的那位病人心律又不稳定了……”护士的话音刚落,刚查完房准备休息的吴名星立马攥起听诊器,神情严肃的他快步穿过走廊,一头扎进重症监护室内,白大褂的衣角带起一阵风。
对吴名星来说,这种紧急情况是常态,也是他的日常,更是他的职业需求。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与死往往发生在转瞬之间,心搏骤停5分钟左右就会造成不可逆脑损伤,留给医生的处理时间很有限。”吴名星告诉记者,过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等往往需要进行开胸手术,风险大、费用高,现在通过心血管介入治疗,运用导管和微创技术就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吴名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全市率先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7项前沿技术,在多个领域填补了湘潭市的技术空白,其所带领的心内科是目前我市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比起外科手术,心内科的介入手术的“针线活”要求更加严苛,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由于手术须在X光线照射环境下进行,因此每个医生都需穿上10多公斤重的铅衣来防护高强度辐射,身披“铠甲”站立数小时,在直径数毫米的血管中“穿针引线”,导丝的走向走势全凭医生的一双手对力度的把控,其间出不得半点差错。
吴名星坦言:“每一台手术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细节较真。手抖一下,可能就是一条生命;导丝偏一毫,或许就是一场悲剧。这份压力,比铅衣更重。”可对吴名星来说,这份负重前行早已成为刻进骨子里的职业本能。那件沉甸甸的铅衣,不仅是阻挡辐射的屏障,更承载着患者以命相托的信任。
多年来,吴名星不仅以精湛医术守护患者“心”生,更将培育后辈视为医者使命。他常说:“一名好医生能救治千百人,但培养一批好医生,能守护千万家。”在手术台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年轻医生讲解操作要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临床心得。他带出来的徒弟也都成了医院独当一面的能手,有的成为科室骨干,有的开创了新技术术式,更有不少像他一样穿起铅衣,坚守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第一线,师徒同台续写救死扶伤的故事。“看着他们从生疏到娴熟,从紧张到从容,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吴名星说,“这份传承,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如今的吴名星身兼数职,行政事务缠身,却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办公桌上的文件堆得再高,也挡不住他接诊的脚步,也从未耽误过一台手术。20余年来,那件铅衣陪他完成了近7000台心血管介入手术,在无数个深夜里见证生命的奇迹。“每当手术成功,看到家属从情绪崩溃到喜极而泣,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吴名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