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患者蔡先生实施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14年前,蔡先生因心动过缓在该科室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术后恢复良好。最近,在起搏器门诊随访时,医生发现其起搏器电量不足,需要更换。了解到无导线起搏器优势后,蔡先生表达了自己想更换该款起搏器的意愿。经专家团队全面评估,其符合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指征。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6克,体积比传统起搏器减小93%,且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也无需静脉植入心内膜导线,极大减少创伤与感染风险。
同时,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心腔内部,患者术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其电池续航能力强大,大部分患者预计使用寿命可达20年,还可兼容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为后续可能的检查和治疗提供便利。
手术当天,心血管内科龚辉主任团队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应急预案后,为患者实施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仅用时30分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
术后,蔡先生恢复良好,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工作正常,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蔡先生对手术效果也十分满意。
龚辉介绍,新型无导线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是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一技术的开展,为存在传统起搏器植入径路异常、反复起搏系统感染、终末期肾病及血液透析等特殊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追求生活质量、对美观有要求的患者,无导线起搏器也是理想选择。
记者:杨惠聪、朱磊
通讯员:罗迎春
编辑:何小燕
责编:干钰琼、陆辰丽
审核:陈建军、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