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刚从前线下来的21岁战士荣获一等功,可随即他就写信给家乡的女友提分手。女友满心欢喜看到信后,踉跄着差点摔倒,泪水如泉涌打湿了信封,父亲愤怒带着她到部队去闹。谁料,父女俩在见到战士后泪流满面!
河北康保县刘家庄的石板路上,19岁的刘庄正把磨破的解放鞋往裤腰里塞。青梅竹马的赵润莲蹲在溪边捶打衣裳,水珠顺着麻花辫滴在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上:“真要去当兵?”
他红着脸掏出皱巴巴的报名表,砍柴刀在石头上磕出火星:“怕连累你……”话没说完,润莲塞来个烤红薯,表皮还带着灶灰:“你守国,我守家。”暮色里,她辫梢的银铃铛叮当响,像后山野菊在风里摇晃。
那天傍晚,刘庄在村口老槐树下给润莲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军礼。她笑着把草帽扣在他头上:“等你回来娶我。”谁也没想到,这顶草帽后来成了他病床前的“定情信物”。
新兵连的硬板床硌得刘庄后背生疼,他趴在膝盖上给润莲写信:“部队的馒头比咱村的瓷实,班长夸我打靶准。”
没敢提匍匐前进时,手肘磨出的血泡渗进迷彩服;润莲回信说:“老母鸡下了双黄蛋,给你留着”,却没写自己累晕在莜麦田的事。
邮差的自行车铃成了全村的牵挂。每次信到,润莲总要先在围裙上擦三遍手,才敢拆开带着硝烟味的信纸。两年间,67封书信在太行山与云南前线之间往返,字里行间藏着没说破的“等你”。
1986年夏天,者阴山前线炮火轰鸣。21岁的刘庄趴在猫耳洞啃压缩饼干,突然接到任务,排查雷区。战友递来家书,他摸了摸贴身口袋里润莲的照片,上面姑娘穿着红格子衬衫,酒窝里盛着阳光。
踩中地雷的瞬间,他脑海里闪过的是润莲在溪边的笑。等醒来时,白大褂在眼前晃:“小伙子挺住,双腿保不住了。”床头柜上,指导员正替他写分手信:“别等我,我配不上你。”
信寄到康保县那天,赵润莲正在地窖储莜麦。父亲拆开信拍桌子:“这小子当逃兵?”她抢过信纸,指尖发抖:“不对,肯定出事了!”父女俩借了辆拖拉机,颠簸三天三夜赶到云南某野战医院。
推开病房门,消毒水气味刺得人睁不开眼。赵润莲看见床上的人时,脑子“嗡”地一声,曾经能扛两捆柴火跑十里的刘庄,此刻双腿齐根而断,苍白的脸上胡茬拉碴。
“你走吧,我是废人。”刘庄盯着天花板,不敢看她。她突然扑到床边,抓住他缠着纱布的手:“你说过要娶我的!”掀开被子,溃烂的伤口触目惊心,她咬着嘴唇哼起童年的民谣:“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
同病房的伤员后来回忆:“那姑娘擦了整夜身子,没掉一滴泪,却把我们全看哭了。”第二天,她找到指导员:“他要是敢死,我就跟着跳河,这婚,我非结不可!”
1987年清明,刘家庄飘着杏花雪。赵润莲穿着红棉袄,鬓角别着刚摘的杏花,推着轮椅上的刘庄走进土坯房。没有红毯,没有鞭炮,只有乡亲们凑的半袋白面。
“一拜天地——”司仪话音未落,刘庄撑起上身要磕头,假肢硌得他直皱眉。润莲赶紧按住他的手:“慢慢走,我在呢。”他望着姑娘被风吹红的鼻尖,突然想起三年前她塞的烤红薯:“这辈子最幸运,就是遇见你。”
结婚后,刘庄用双拐练走路,经常摔得浑身青肿;润莲就背着他翻山卖山货,暴雨冲垮土坯房,两人在漏雨的墙角笑说:“正好,修鞋摊能支起来了。”
修鞋摊支在镇口老槐树下,刘庄坐着马扎钉鞋,润莲背着背篓收山货。有人笑她“嫁个残废”,她头也不抬:“他能扛枪守国门,我就能扛他过生活。”
1995年,夫妻俩攒够钱开了间小作坊,把乡亲们的莜麦、黄芪往山外卖。刘庄摇着轮椅跑销路,润莲带着妇女种药材,背篓换成了三轮车,三轮车换成了小货车。
2010年,“军嫂山货”加工厂挂牌时,润莲摸着铜牌上的五角星,想起那年他敬的军礼。
2020年国庆节,身着军装的儿子带着媳妇回家。饭桌上,孙子举着玩具枪喊“爷爷冲呀”,刘庄鬓角的白发被灯光照亮。润莲给他夹了块炖土豆:“尝尝,跟咱当年烤的红薯一个味。”
他握住她粗糙的手,想起34年前病房里的场景:“后悔吗?”她笑出酒窝:“你护了国,我护了你,这不就是最好的日子?”月光漫过墙上的军功章,当年的分手信、轮椅、修鞋工具,都成了岁月的勋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