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
日照再次成为旅游市场“顶流”
据抖音生活服务发布
《2025年“五一”消费数据报告》
“五一”反向出行
小城里的风土人情与烟火气
备受消费者青睐
数据显示
5月1日至4日
山东日照
住宿餐饮抖音团购订单量
同比增长达110%
据品橙旅游发布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晴雨表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以137.94万游客量
的亮眼成绩
稳居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
全国85家国家级度假区中的
榜首!
从万名乐手踏着《海之交响》掀起“日照东方”管乐狂欢,到赶海园“龙王撒蛤蜊”短视频火遍全网,从万平口沙滩上人头攒动,到森林公园的绿荫下帐篷如星点散落……日照,“这座把阳光写进名字的城市”,五一假期,18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7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营业收入5262.05万元,同比增长13.66%。当流量经济进入下半场,日照何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这股热潮的背后,是产品、文化、服务、交通四重奏的协奏效应。当流量红利的周期趋短,从爆红到淡出的速度愈发迅速,这座滨海小城正以枢纽升级重构旅游地理,以场景革命激活消费潜能,以艺术基因塑造文化磁场,以治理创新提升城市温度,书写着从“现象级爆红”到“常态化长红”的进化论,为中小城市文旅突围提供了鲜活样本。
从“看海”到“玩海”
文旅融合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五一”假期,日照市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创新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沉浸式体验转型。
各景区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赶海旅游节将海洋文化与互动体验完美结合;东夷小镇“舞动山海”主题快闪秀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天台山旅游区创新推出中国传统杂技与戏剧巡游的梦幻联动;莒国古城通过舞蹈快闪活化历史场景;五莲山·躺坪音乐节实现自然景观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白鹭湾田园美食节打造“舌尖上的文旅”;龙门崮航空航天科技展开创科普旅游新模式;持续运营的日照音乐巴士则构建移动式文化空间……
在硬件升级方面,日照市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文旅新地标。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首次售卖即创下3小时订单破3000万元的佳绩;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木育森林”主题乐园将自然教育融入游乐体验。全市层面推出的“日照山海寻宝记”城市探索活动,运用游戏化思维将十大景区串联成现实版“剧本杀”,有效提升游客参与度与停留时长。
文化赋能构成日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东海上人姜子牙》沉浸式演艺现场,全息投影技术让神话人物“穿越”时空,与观众实时互动。这种“文化IP+科技”的呈现方式,既保留了日照作为姜尚故里的历史文脉,又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从“节庆活动”到“城市IP”
管乐艺术激活文化基因
五一假期,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管乐艺术盛会之一,“日照东方”管乐嘉年华暨“中华杯”中国第十八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在日照持续“狂欢”数日。
通过连续两年承办“中华杯”管乐展演,这座滨海城市已悄然完成文化IP的塑造。本届活动吸引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41支管乐团队、1万余名乐手齐聚日照山海,共赴艺术之约。从古典交响到现代爵士,多元的音乐风格与日照的海洋文化、太阳文化深度融合,塑造出“管乐+海洋”“艺术+城市”的独特文化符号。
活动期间,“日照东方”主题快闪、管乐市集等衍生项目,将艺术场景延伸至海滩、商圈与社区,实现了“艺术场景化、场景生活化”的理念,无疑是将艺术与大众活动结合在一起,为游客们提供了多重体验。
从"过路站"到"目的地"
交通枢纽重塑旅游地理
“以前日照是旅途中的中转站,现在成了停留的终点站。”北京游客李先生道出众多游客的心声。随着鲁南高铁日照段开通、日照站升级为枢纽站,北京至日照车程缩短至3.5小时,临沂等周边城市实现45分钟直达,让“微度假”成为现实。
新站房的启用不仅带来运力跃升,更重构了旅游空间格局。站前广场化身“城市会客厅”,“海曲之光”沉浸式光影秀将交通枢纽转化为城市IP。设计团队巧妙运用海浪曲线造型,搭配智能照明系统,让建筑本身成为流动的风景线。交通网络的“硬联通”与文旅体验的“软衔接”,构建起“快进慢游”的立体化旅游格局。
从“管理”到“共治”服务升级构筑城市温度
面对大量在途客流,日照用“绣花功夫”织就服务网络。在万平口换乘中心,河南游客陈女士体验着“无感停车”的便捷:公交接驳无缝衔接,从停车到观海仅需8分钟。由日照文旅局研发的“日照景区即时热力图”,能查看当下景区客流分布,为游客安排行程有所参考。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则是城市治理智慧的集中体现。
柔性执法彰显城市包容。针对外地车辆的“首违不罚”政策,让自驾游客吃下“定心丸”;“礼让外地车、远来都是客”品牌效应赢得网友“最暖心城市”的点赞。33处志愿服务岗亭构成“红色风景线”,志愿者们不仅是导游,更是城市故事的讲述者。
消费券杠杆效应持续释放。在某海鲜酒楼,济南游客王先生展示着“满300减90”的电子券:“住宿返的券直接抵了餐费,相当于打了七折!”这种“政府补贴+金融助力+商家让利”的联动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暮色中的万平口海滩依然飘荡着《海之交响》的旋律,当假期最后一班高铁载着恋恋不舍的游客驶离这座“东方太阳城”,日照用持续沸腾的文旅市场给出了新时代的答案:流量经济的下半场,拼的不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效应,而是城市系统化运营能力的厚积薄发。
从高铁时代的时空压缩到文化IP的持续赋能,从服务颗粒度的精细打磨到全民参与的文旅生态构建,这座滨海小城正在用“长红逻辑”改写旅游经济剧本。
日照,值得你一来再来!
来源:日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