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历史上,越级提拔这件事并不罕见。其中越级提拔最出名的人,应该就是周希汉将军了。

他没当过营长直接当科长、没当过团长直接当旅长,甚至没当过师长直接胜任军长。

但他的提拔都是在战争年代,只要战功足够就有可能这样被提拔。



但在1975年的时候,我军出了个能和周将军媲美的人。他从副团长直接升为了副军长,直接被升了四级,震惊了很多人。

最关键的是,这个被如此提拔重用的人,还是一位伤残军人。在获得提拔之前,他已经准备转业到地方了,他为什么会突然得到超级提拔呢?



越级提拔

1975年,54军军部正在展开一场选拔,这次是为了选拔副军长的人选。当时选拔已经接近尾声,一共只剩下了两个候选人。

但即便如此,这场选拔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原因很简单,这次候选人中,有一个特别的人,那就是王英洲。



王英洲有什么特别呢?此人今年36岁,但只是一个副团长,却能跻身副军长的选拔。而且,他还是一位即将转业的伤残军人。

论资历,他比不过一众资历深厚的师长们,论身体情况,他甚至比不过其他团长副团长们。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成功进入最后一轮选拔。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是因为他的战功足够深厚,还有就是中央制定的新政策。

当时我党为了培养新人将领,实施了“老中青结合”的干部政策。这个政策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干部队伍里不能全是老将,必须要有新人。

干部队伍不能只论资排辈,还要自身有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但战功赫赫的王英洲,就这么被推举了出来。

但中央下发政策容易,真的要落实一项政策,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不,现在就卡在最后一步了。

军长是属意王英洲的,但有人觉得他年纪小、资历低,不如提拔资历深厚的师长。



但师长虽然资历深厚,却战功平平,没有王英洲立下的功劳多。如果将师长提拔为副军长,岂不是和中央的政策相悖吗?

但贸然提拔王英洲,万一到时候部队有其他的意见怎么办?就这样,这件事僵持住了,双方各持不同的观点,迟迟选不出副军长来。



最后,还是军长一锤定音,决定提拔王英洲为副军长。

军长说,王英洲年纪轻轻就立下了如此大功,随着他的年纪增长,他一定还会立下更多的功劳,要是因为资历不足被埋没就太可惜了。

他相信,即便军中到时候有反对的声音,王英洲也会拿出相应的实力的。



独臂英雄

军部的纠结与讨论完全没影响到王英洲,他当时还是副团长,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工作。当时,他已经想着要上交转业报告了。

因为当时中央出台了一个政策,并且呼吁老干部给年轻人腾位置。很多老将都决定退伍了,他也有这个想法。



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条胳膊,本身就比不上身体健全的人。当初不愿意立刻退伍,是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继续拼搏。

但他今年已经36了,虽然说年纪不算大,但比不上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了,给他们腾位置也挺好。



但说实话,他还真舍不得自己的军旅生涯。所以他有了退伍的想法,但还是想着等一等,再等一等。

他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交退伍报告呢,副军长的任命书就下来了。这个任命书一出,全军都被震惊了,不知道王英洲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可以被连升这么多级。



王英洲本人也不理解,按理说像他这种伤残军人,其实是不应该留在军队的,更何况他曾经被鉴定为二级甲等伤残,早就应该转业了。

但当时他不甘心,他那一年才25岁,正是建功立业最好的年纪,他不甘心就这么离开部队。失去了一条手臂算什么,这种情况打不倒他。



他努力练习用左手生活,慢慢地,他学会了用左手写字、穿衣、吃饭、训练、打枪等技能,这让他对重回部队有了很大的信心。

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上级并不同意他重回部队。因为部队的训练量太大了,上级怕他的身体受不了。



但他却坚持要回去,最终在他的多次申请下,师长同意了他重回部队的要求。

即便失去了一条手臂,他在训练中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特殊要求,而是和所有人一样训练。

他的事迹鼓励着所有人,他所在的连队更是以他为榜样,多次夺得优秀部队的荣誉。



战功赫赫

不管是失去手臂前还是失去手臂后,他都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再加上中央的政策,军长才作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事实证明,军长的选择没有错。虽然军中得知王英洲成为副军长有些震撼,但真正反对的人却没几个。



没办法,王英洲之前的履历实在是优秀。

在没有失去手臂之前,他堪称是同批新兵中最优秀的一个,也是部队着重培养的干部苗子。

出生于1939年的王英洲,在1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部队。他时刻记得父母的叮嘱,知道自己有今天的日子,都是国家给的。



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报效国家,参军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参军之后,他一直努力训练,成为同批军人中的佼佼者。后来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当时还是排长的他数次突破敌军重围。

在一次攻坚战中,他更是准确判断出了敌人的动向,提前拿下了制高点。



他是军中潜力无限的年轻干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

在一次实弹演习中,一名新兵投掷炸药包时操作不当,炸药包并未扔远。眼看惨剧即将发生,在危机一发的时刻,他冲了上去,将炸药包扔远。



但也是这个行为,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不过他的战功和努力众人都看在眼里,要不然也不可能允许他继续留在部队。

成为副军长之后,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的作战风格一如往昔,没有那么花里胡哨,但非常果敢。



每次制定战术之前,他都习惯亲自前往一线观察地形。有人劝过他,说一线太危险了,侦查员探查了地形就会向上汇报的。

但他也做过侦查员,知道很多情况还是要亲眼见过才行。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坚持前往一线。



指挥战斗的时候,他也从不躲在后面,而是跟着部队一起,部队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他这样深入一线的指挥方式,赢得了部队官兵的尊敬和认同。也正是因为他自己深入一线探查地形,所以他的战术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这场战役中,他用优秀的表现,证明自己不输任何人。



从副团长到副军长,他用实力证明,上级的选择没有错,自己完全能担负重任。

1999年,时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的王英洲选择了离职退休。他的一生就像英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