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眼)与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医适宜技术智能化及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得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该中心将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优势与智慧眼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聚焦针灸、拔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智能化升级,推动技术标准化建设与成果转化,为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医适宜技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核心载体,凝结着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其以独特方式诠释生命养护之道:银针轻旋间疏经通络,激发人体自愈潜能;火罐启阖时引邪外达,涤荡寒湿淤堵;艾烟缭绕处温养元气,固守生命本源之火。这些历经千年淬炼的技艺,不仅通过代代医家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其在疾病防治、康复调理中的卓越效能,更因其"简、便、验、廉"的普惠特性,持续为现代人提供着健康守护方案。
然而,当前我国300余种有记载的中医适宜技术中,仅有80余种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智能化设备覆盖率不足15%,且存在手法传承依赖经验、疗效评价缺乏量化标准等瓶颈。
针对这一现状,研究中心以“标准化筑基、智能化赋能”为突破口,构建三大核心平台:
中医适宜技术标准化体系平台:系统梳理中医典籍与临床数据,构建包含300余项技术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库,开发VR/AR沉浸式培训系统,实现针灸进针角度、推拿力度频率等操作的数字化复现。
中医大模型智能赋能平台:依托智慧眼打造的省内领先GPU算力集群,研发中医适宜技术垂类大模型。该模型集成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混合专家系统等技术,可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为居民提供精准健康指导。测试数据显示,模型在慢性病中医干预方案生成准确率达92%。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平台:创新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体系,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新模式。通过建设延续护理智能服务平台,将中医技术深度融入日常康养场景——从社区健康驿站到家庭智能终端,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患者通过移动终端即可预约个性化中医理疗方案,由专业团队携智能诊疗设备上门施治,使艾灸、推拿等传统技艺突破空间限制,精准触达居家养老、术后康复等多元化场景。
此次合作中,校企双方将深度融合“学科+技术+产业”优势,通过技术标准化与智能化改造,中心成果将推动三大社会价值落地。首先,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质量,智能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将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群体,可以在家中接受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减少对医院资源的依赖。其次,推动中医适宜技术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标准化的推广,智能化平台和智能设备的创新,结合物联网技术,为中医药健康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中医药技术的创新发展。最后,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通过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康养照护支持,有助于改善慢性病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资料显示:湖南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在科研领域取得进展显著,拥有97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老龄科研基地等多个重要科研基地。学校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针灸推拿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医药健康领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