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阳路街道副主任秦捍带领未保站工作人员走进困境儿童小M(化名)家中,为这位即将迎来高考的高三学子送上营养品与特别关怀,用行动诠释“有一种温暖叫‘我们一直都在’”的承诺。


走进小M的居室,明亮的房间里,书桌上整齐叠放的复习资料、晾衣架上洁净的校服、床头憨态可掬的玩偶,勾勒出少年重获新生的轨迹,在街道构建的“保护网”中,小小少年找到了家的温暖。

随着两年多来街道工作人员的点滴关爱,小M已不再那么拘谨。街道工作人员来看他,他非常高兴,搬了椅子招待大家入座。今年小M要高考,秦捍问起备考情况时,小M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也打开了话匣子:“谢谢叔叔阿姨一直照顾我,现在家里的环境焕然一新,读书效率比以前提高很多,街道对接的东华大学的大学生课业辅导也帮助很大,面对高考我也是信心满满、蓄力待发。”

命运曾对小M露出残酷的一面。母亲重病离世,父亲长期重病住院,在上海举目无亲的他,小小年纪便要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好在社区及时伸出援手,未保站联合区妇联、区检察院、居委,成立监护支持小组,保障他的生活和成长。在长宁区检察院、法院支持下,小M外地的大姨被宣判为其监护人,这也是《民法典》颁布后上海首例遗嘱指定监护案,为小M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小M的蜕变正是华阳路街道“未爱童心”品牌建设的生动注脚。多年来,街道创新构建“多面一体化”协同保护体系,通过“信息共享、促进保护、应急处置、临时照护、整合资源”五步成长法,为77名社会救助家庭未成年人建立专属档案。针对13名特殊困境儿童,推出“惠童爱心屋”“护童避风港”“助童情报所”“益童加油站”四“童”主题行动,精准对接助医、助洁、助学等服务。

“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找我们,我们一直都在!”临别时秦捍代表街道给小M留下实在的温暖承诺。据悉,华阳路街道已形成职能部门、专业机构、高校志愿者、社区网格员联动的“护苗联盟”,通过每月入户走访、季度效果评估、年度服务升级的动态机制,持续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线。


图片由华阳路街道提供

撰稿:李媛媛

编辑:史焕焕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