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一直缺少一款旗舰产品,但领克并非从未尝试过推出旗舰产品。早在2021年,领克09(参数丨图片)就已经面世。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领克09没能顺利承担起旗舰产品的角色,无论从销量还是从产品表现的角度去评判,皆是如此。
领克并不想将旗舰车型的计划搁置。时隔已久,今年4月28日,领克终于再一次“试水”旗舰产品,推出领克900。
从领克09到领克900,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是这样形容中间所发生的变化的:
“在领克900之前,我们造车更多是看竞争对手,他们出什么牌,我们就出什么牌,之前我们一直是越级对标合资品牌的,但领克09上市后我们跟用户沟通就发现,这样的方法不行了,我们必须站在用户需求侧,真正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所以领克900是个分水岭。”
从“对手有什么”到“用户想要什么”,是体现在领克900身上的关于领克品牌造车思维的核心转变。
可新能源汽车市场向来不是一个你努力就能成功的地方。努力之上,更需要诸多附加价值。领克900,有没有能转化为说服力进而转化为销量的附加价值?
市场还需要额外一款大六座吗?
领克900的定位够清晰,也够凶险——“让全家人满意的大六座SUV”。家用、大六座、全尺寸,三个关键词一出,消费者想必能在脑海中迅速想起至少两款符合条件的产品。
在竞对产品众多且对手们已经抢先一步甚至多步攻占消费者认知的情况下,领克900必须清晰且有力地向消费者传递自身的不同,否则,市场并不需要额外一款同质化的大六座。
领克900的不同是什么?
站在队列前方的,是安全。对,你没看错,不是智能化体验,而是安全。
基于SPA Evo架构,领克900在安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从测试标准来看,领克900完成了中国首次三排双100km/h时速连环碰撞极限挑战,这一标准达到国标侧面碰撞能量的4倍,达到美标最高标准尾部碰撞能量的1.56倍。
智能辅助驾驶听多了,缺陷也看到了,关键时候,整车的安全还得靠硬核机械素质。领克900的安全,是能给用户兜底的。
除此之外,像是丢轮保命专利技术、一体热成型双门环、12个安全气囊等配置,领克900将“硬”安全做到了细分市场极致。包括常被忽视的三排安全,领克900也考虑到了,给三排座椅增加了高强度钢板。
领克的安全优势,在领克900身上再一次得到了强化,也在安全性再次成为消费者担忧的当下,成为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吸引力的优势。
其次,则是贴心。
一款主打家用定位的全尺寸SUV,如果做不到贴心,那么一切都免谈。可时至当下,大沙发、大屏幕、大彩电已经无法再更“大”,领克900该怎么对贴心、舒适做出更好地诠释?
领克900的解法是:细一点,再细致一点。
竞品在座椅材质、柔软度等传统层面“卷”大沙发,领克900就在此基础上,增加双180°电动可旋转座椅。笔者认为,旋转座椅的优势场景其实并不在二、三排联动,而是在于,家庭消费者在驾车出游时,带孩子、带老人的机会非常多,旋转座椅恰恰细致考虑到了这两类消费群体的实际用车需求。
譬如,旋转座椅向外90°旋转,可以让父母更方便地装载儿童座椅进而安置孩子落座;再譬如,带老人长辈出游时,旋转座椅也可以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上下车。
竞品在大冰箱层面“卷”,那领克900就在同样提供大冰箱的前提下,安排上“天地门”。在领克看来,“天地门”并不是一个赚噱头、抬溢价的配置,采用“天地门”的核心原因在于,领克考虑到城市用车场景中像领克900这样的全尺寸SUV在面对狭窄的停车位时常常难以顺利打开后备箱,因此“天地门”是一个方便用户使用的配置,而非仅仅为了炫酷的配置。
包括在传统的“大空间”层面,领克900比竞品也要考虑得更加周到,二排地板纯平、二排座椅滑移行程达到550mm,人均空间大于1m2。
如果说竞品是用配置把舒适度做到了90分的话,领克900则是通过对用户真实用车场景的细致观察,在细节层面下足了功夫,把舒适度做到了95分。
细分市场当然不缺额外一款同样90分的家庭大六座,但消费者欢迎一款95分的大六座。消费者的欢迎,已经通过领克900的订单量得到了体现。
林杰变了,领克也变了
领克900的上市限时价是28.99—39.69万元,坦率来说,领克900并没有用价格赚销量的打算,这也符合领克900的旗舰定位。
尽管价格并不够石破天惊,领克900在发布会后仅1小时内,订单量仍旧达到了1万台,而且是大定订单。有消费者更是在网络上发言称,29号上午领克APP下单通道宕机。截止30号,领克900的订单量已经突破了4万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领克900的细心是被消费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付诸购买行动了的,积极的市场表现和领克09曾经的遇挫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中间,领克和林杰都经历了转变。
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林杰坦白:“我们意识到,空间对于购买大车的用户来说十分重要”,对应文章开头林杰“站在用户需求侧”的看法,不难发现,领克在林杰的带领下视野更加开阔了,造车时的关注点也转变了。
从纠结和对手的拉扯战,到专心和用户沟通,是发生在领克900身上的、肉眼可见的关于领克品牌的变化。
能够塑造出一款满足用户需求的车,领克并不是靠凭空想象。根据林杰的说法,领克品牌有产品理事会,“将原来工程师很关注,用户不关注的问题踢掉,开发能够更加精准。”
林杰的带领下,领克同样愈发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比如科技感缺失的问题,林杰带领领克专门成立了数字化用户理事会,专门用来收集用户的建议从而有的放矢地与用户沟通。
无需遮掩的事实是,领克走过弯路,过去的领克是个性和品质有余,定位精准度不足。换言之,过去的领克善于造高品质好车,但总在造用户欢迎的好车的路上不得要领。
放下姿态、深入消费者后,领克终于补齐了品牌的最后一块短板,领克900诞生,品牌旗舰产品的空白也终于得到了有效的填补。
对于领克900未来的市场表现,林杰毫不避讳展示信心:“领克900价格一步到位,目标是进入大六座SUV销量的前三强。”
在采访中,林杰还透露,领克900收到的订单其中80%来自两个Ultra版车型,也就是售价31.69万元的次入门级和售价34.69万元的次顶配车型。林杰还透露,在这其中,34.69万元的2.0T Ultra占比更高,其次则是顶配版车型。
从订单结构来看,领克900的旗舰定位也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在预期之内的贴合市场规律的车型占比,也从侧面透露出领克900不同车型定位的准确度。
万事俱备,领克900能不能完成林杰所说的目标,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