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百年工运史,亦是奋斗史,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书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篇章。同样,劳模精神也是推动通化市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讲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无不彰显全社会对劳模价值的尊崇与弘扬。通化发布将刊发系列报道《百年工运 劳动风采》,让身边“沾泥土、带露珠”的劳模故事走进人心,激励通化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


他在粮库做过临时工,借钱上山开了20亩参地,却赔了个底朝天;为了还债赶集卖服装,每天骑车往返百余公里;在修车行打工时,一次电击事故让他失去了半条胳膊;5年后的一场大洪水,又把他置办的小卖店冲了个精光……坐在炕头上,59岁的辉南县辉发城镇光辉村村民王艳忠娓娓道出了尘封的往事。

偷偷哭泣的妻子和不停哭闹的女儿,让一向生龙活虎的王艳忠打了蔫。就在他绝望的时候,辉南县委组织部送来了扶贫金,还帮助解决了5万元贷款,这让王艳忠又鼓起了往日的精神头。2004年,王艳忠去梅河口市沙河乡亲戚家串门,看到亲戚用草绳机打草绳,觉得是个不错的项目。2005年夏,他筹资购买了41台草绳机,生产的草绳供不应求,效益挺好。同年冬,王艳忠收购了一家草绳厂,创办了辉发城镇光辉草制品协会,组织周边村屯的农民入会,每年户均增收1万多元,还为周边乡镇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捐赠打草绳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2006年,王艳忠开始从事食用菌养殖和肉鸡养殖。2012年冬,王艳忠带领村民加工食用菌菌袋,因为人手不足累得够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拿电焊、握钢锯,反复研究设计,硬是琢磨出了自动化流水线,一天下来顶6个劳动力,能省300多元钱,装袋效率提高1倍以上,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销往全国各地。有了这些经验,王艳忠又把目光投在了设备除尘、无污染排放、秸秆转化、冬季取暖等设备的研发改进上,立志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不久后,王艳忠接到了辽宁省抚顺市某工业区20余家企业的委托,他们的锅炉由于设计和技术的原因,对当地的空气和水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王艳忠亲自带队到科研院所学习并反复试验,在2016年研发出了静电式锅炉尾气生物质碳化处理设备,帮助企业达到了限期整改的目标。经检测,这套设备的诸多净化指标显著优于国家标准,基本达到了无污染,净化后的水更是可以直接养殖青蛙。目前该产品已销往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多家企业,获得国家专利。2017年,他为辉南县高集岗殡仪馆研制了两套自动感应环保设备,得到了县政府和民政部门的肯定。2018年,他又研发出适合东北及高寒地区环境的高智能生物质燃料民用采暖设备,填补了我国环保采暖领域的技术空白,还根据省农科院适用标准,设计完成了一台全自动铺料机……

“通化市优秀党员”“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年近花甲的王艳忠依然在不断地“折腾”。正如2023年亚残运会宣传片《爱之光》中的一段台词:“你说,完整要由自己定义;你让我明白,我也可以让人幸福,我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骄傲;你说,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说我不可以。”

记者:张书源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