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带动能力强,既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蓝海”,也是通化市具有良好基础条件的“增长极”。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快速发展战略机遇,通化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大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场景应用,引进吉林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陆港经开区,致力打造辐射东北亚的生产、培训、运维综合性工业无人机产业基地。
得益于市、区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公司年产5000架无人机生产项目推进顺利,于去年11月完成通化生产基地一期建设,今年上半年开始第一批订单生产,全面达产后一期项目可实现年产量500架、年产值1.36亿元。未来3年将继续分两期推进基地建设,最终实现年产量5000架、年产值14亿元的目标。
“我们自主研发的H300高层消防无人机搭配高层消防无人机作战单元,可满足300米以上高度的消防灭火需求,已在全国范围内应用。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的灭火弹和激光雷达,可显著提升灭火效率。F6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和大载重多功能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并远销海外。目前我们正加快研发大载重eVTOL无人机,研发成功后可实现载重200公斤、续航200公里,在远距离物流运输中起到关键作用。”公司总经理石舰文介绍。
另外,为解决“飞手”紧缺问题,公司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模式,与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市职教中心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设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和无人机实训基地,引入先进硬件设施与仿真训练平台,制定无人机设计、操控、检测等关键环节理论教学及实战演练培训方案,定期组织行业专家交流活动,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网络,建立实习就业渠道,保障学员高效对接就业机会。
今年4月,公司与沈阳铁路公安局通化公安处签署警企协作协议并成立技术实践基地,助力打造“空地一体”智慧安防体系,提升铁路警务立体防控能力和精准化水平,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技术共研”警企协作新格局,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强大战力。
银翼腾空,逐梦蓝天。通化市将在政策支持上再发力、场景拓展上再突破、产业培育上再加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向运输、农林、测绘、巡检等相关领域延伸,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警企协作,创新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记者:张书源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