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 美国在二战当中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任凭欧洲各国在战场上厮杀的多么惨烈,美国始终隔岸观火。
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美国,在战中一直以军购贸易的方式,向欧洲输送一切战事所需的军备物资。
1940年代,日本官方一边忙于应对我国军民们的抗击,一边又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张,整个亚洲被日寇的铁蹄践踏着。
日军一时忌惮美国的潜在实力,想进军美国,但又害怕招来反噬,日本官方一直在打不打美国边缘徘徊。
1941年6月份,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在苏联打得热火朝天,而日本官方却不为所动,在12月份时,贸然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二战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当中。
为何此时的日军不选择联合德军对苏联发起进攻?
反而对一向忌惮的美国搞起偷袭?
这之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之路的缘由
日本在19世纪美国黑船事件爆发之前,一直以我国为师。
但随着美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其国门之后,西方列强也纷纷附和,列强们用武力逼迫着日本答应贸易通商,为此日本不得不与之签订一系列条约。
眼看日本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们的殖民地,一些日本高层贵族们开始谋划民族振兴之路。
于是时任日本领导人的明治天皇决定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的是让大和民族摆脱列强奴役,重塑日本之魂。
当时的世界上,资本主义浪潮风潮迭代,欧洲许多国家都已经摆脱了封建专制,其中英国发展的最好,法国、德国等国家次之。
日本决定放下身段,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发展理念。为此明治政府颁发了一系列详细的政策,完善了相关的法制,对日本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调控。
日本经过励精图治,使得其开始步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赛道。
到了20世纪初,武士道精神被日本统治者当成统治的工具,使得整个大和民族开始崇尚武力,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
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重新崛起在亚洲,使得当年列强们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也逐渐解除了相关的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战场上见识过日本军事力量的美国,觉得有必要钳制一下日本发展。
随即拉上了意大利、英国、美国、法国四个国家,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名义,号召减少军备建设投入。
此时的日本深知:没有强大的武力就没有说话的余地。更何况日本一个弹丸小国,资源上的匮乏,又地处岛国环境,自然灾害频繁。
日本官方从没放弃向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打算,主要的目的是不断争夺他国的资源,为己所用。
迫于国际舆论,当时的日本也只能签署,其实在暗中也一直默默侦测世界各国动向,并且在为“大东亚共荣圈”行动暗中做着一系列的准备。
为此,日本一步步朝着军国主义方向迈进,妄图吞并整个亚洲。
日本为了抢夺资源加入轴心国
20世界20年代末,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卷入到漩涡当中。
随之也让长期积累的社会怨念开始爆发,西方国家之间你看我不爽,我看你不爽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化,这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1933年,随着纳粹执掌德国,在希特勒的急功近利政策下,德国得以恢复声息。
然而没过多久,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便决定朝着世界霸主之路迈进,法西斯主义逐渐开始在欧洲抬头,作为亚洲唯一的成员——日本,与意大利、德国一拍即合,轴心国间开始“抱团取暖”,走上战争侵略之路。
对于日本来说,考虑到其未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官方制定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但是很快,德国纳粹的一通要求,让日方陷入了两难境地。
德国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之后,接着也开始侵占了其他欧洲国家,包括比利时、挪威、丹麦、法国在内的国家。
“小有成效”的希特勒,觉得自己离坐上世界老大的宝座不远了。随即纳粹开始将精力从西往东,筹备着对苏联发起攻击。
过去一战期间,苏俄与德国原先签署过《苏德互不侵扰条约》,但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却主动撕毁了这份协约,迅速调集了350万兵力朝着苏联进发。
然而希特勒没有预料到的是,德军在苏联地区一直受挫,苏联以天气、地形、人和的优势一直让德军进退维谷。
面对着困境,希特勒决定让日本派兵增援。其实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结盟的缘由更多是基于所得利益,确切的说占有资源才是日本人最关心的问题。
日本之所以要制定“大东亚共荣圈”战略蓝图,完全是为了能为自身民族带来巨大收益着想的,而依附法西斯阵营,怎能从中获得西方援助。
日本是一个极度依靠进口的岛国,且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需要大量消耗能源,但是日本的石油储备已经不足,四处扩张也是为了掠夺别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甚至还有各种淡水食物,骨子里可谓写满了海盗的基因。
日本自从中蒙边界诺门坎战役之后,就对苏联产生了阴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且损兵折将巨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日本更是得知苏联片区内,大多数地区的资源储备有限,且天气寒冷异常,如果日方出兵,不仅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还会拖累日军。
彼时在我国战场上,日军越来越吃力的状态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日方悍然答应德国派兵,只会把日本完全拖垮。
于是日方直接回绝了希特勒的要求,为了表明其态度诚恳,日本官方还是找了很多理由去应付德国,并且形成《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文字送呈德国,把不愿增援的缘由推到其他方面。
为了说服希特勒,日本还派特使前往德国递交相关文书,并传达了来自其领导人的意思,说目前日本忙于远东战场,特别是中国,有点自顾不暇的感觉。
让德方先动手,待日方腾出手来,一定会加入苏德战争中为德国出力。
特使随即吹嘘了德国一番,希特勒虽然心中愤慨,但也只能强装欢笑,背地里对日本各种鄙夷。
随着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消息传来,日本闻讯后得知德军虽然没有实现其闪电愿景,但德军还是抢夺了一系列土地,随即也引发了日本朝野上下为没有出兵增援而争执不休的场景。
眼看日军在远东战场上没有按照预期那样发展,日本关东军方面却向在东京的日本官方提出了进攻美国的方案。
日本主动招惹美国引来致命打击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一度极为暧昧。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以铁腕手段强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促使其接受到先进的西方文明,并且一路励精图治,变法图强,才有了后来日本民族的崛起。
日本大和是一个崇尚征服的民族,并且会对输的心服口服的打击者甘拜下风,日本一直把美国当成榜样学习。
但另一方面,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之路,极力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企图统治整个东亚版图。
而眼看美国在二战当中以中立国姿态,向西欧各国售卖军火,并且大赚一笔的举动,日本可谓是羡慕嫉妒恨。
对于日本来说,发动战争的宗旨在于掠夺资源,补己之短;
其次是称霸东亚,统治亚洲;
最后才是形成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势力范围,同欧美国家叫板。
但是彼时的日本在整个东亚战场上投入之深,燃烧经费之大,消耗物资之多,已经让其觉得非常疲劳,且日本国内的资源所剩无几。
为了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在诺门坎战役后就放弃了北上苏联的战略,而将工作重心放在东南亚。
日本当局者了解到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度有其急需的各种战略物资,但是这些国家大多都被荷兰、英国、法国殖民过。
此时正好是西方诸国忙于欧洲战事,殖民地则无人看管,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日本官方觉得何不趁此机会,南进东南亚国家呢?
随即日本先拿印度开刀,于是派兵侵入印度南部。
这一举动让英国非常不满,连连向日本发来抗议,说危害到了他们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正当日本还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理由时,美国当即宣布对日采取能源制裁,我国、英国、荷兰三个国家也加入对其的能源制裁计划当中。
四国联手的能源制裁方案,使得日本的资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国内石油储备仅能支撑日本战争两年。
如果日本在这期间内找不到合适的资源基地,那么日本将陷入前所未有的资源大危机浩劫当中,不仅影响到战争,甚至也将影响整个国家各项产业的发展。
此时日本意识到在同我国作战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还被英美国家封锁了能源供应链,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正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尽管关东军极力向在东京的日本官方提请作战,但是日本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很多都主张不要与美国动粗,如果美国像苏联诺门坎战役那样拥有洪水猛兽般的战车,日本将又多出个强敌。
日本官方内部为要不要对美出兵而争执不休,就在这时,日本得到情报称在我国战场之上,有来自美国的援助。
日本官方觉得,美国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挑衅了,对国内进行资源和经济上的封锁,又在国外阻拦日本的行动,美国的立场已经不言而喻。
然而日本朝野当中还是有理智的官员大力劝阻,在他们看来,不如找一个双方都能达成共识的条件找美国谈判,日本方面愿意放弃向东南亚扩张的举动,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停止援助中国。
日本认为这一个条件能使得美国回心转意,减少封锁和援助的力度,然而当谈判请求发往美国后,却迟迟得不到回应。
日本官方可谓是狗急跳墙了,随即下令筹备偷袭美国海军珍珠港基地事宜。
为了这一战,日本可谓赌上了整个民族的性命,军队为此加强了训练,并且整装待发,他们此时或许不知道,自己离被毁灭的深渊越来越近。
随即在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炸毁了美军一百多架飞机,损毁了几十艘美国军舰,炸死了两千多美国海军。
日军此战无疑是“首战告捷”,军方一片沉浸在一片自我陶醉之中,丝毫不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日本这一贸然的行动,终究给自己招来了反噬。
第二天,美国罗斯福当局宣布日本的举动给美国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作为耻辱,美国宣布对日宣战,且一改往日中立立场,加入了东亚战局之中。
得知美国响应的日本,此时仍然嚣张,以为能与美国势均力敌,随即积极应战。他们或许未想到接下来发生的灭门之灾。
鉴于日本人顽劣不化的性格,美国在科技人才的工作之下,加紧时间钻研开发一种毁灭性武器,这种武器便是原子弹,经过曼哈顿工程之后,原子弹被研造了出来。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使用了原子弹这种新型的致命杀手锏,整个广岛和长崎一时间沦为火海,无数人灰飞烟灭,城市沦为废墟。
在美国、苏联、我国军民的联合进攻下,日本官方不得不宣布投降,从此再也不敢重蹈覆辙。
结语
日本穷兵黩武的举动最终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这断历史恰好说明了:任何妄图侵略他国的行径自开始时,就必定会有失败的一天,而日本在战争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就是最好的现实例证。
一个国家应当有自己的自知之明,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才能得到来自全世界的帮助,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私利而四处扩张,侵略和抢夺他国,这样的行动最终将玩火自焚,日本、德国、意大利战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