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看过意大利地图,准保会嘀咕:这靴子模样的国家,咋就敢自称"新罗马帝国"?可人家墨索里尼不这么想。

1935年他站在威尼斯广场的阳台上,挥着胳膊对底下乌泱泱的人群喊:"我们要让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这话听着提气不?就跟现在有人说要把太平洋承包养鱼似的。



要说这意大利的军事实力,纸面上是真不差。陆军号称百万雄师,海军战列舰比澡盆还多,空军飞机铺天盖地。可您猜怎么着?1940年打法国那会儿,24个意大利师愣是啃不动6个法国师。法国兵吃着奶酪唱着歌,就把意大利人揍得鼻青脸肿。这事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里写得真真儿的:"意军伤亡超5000,法军只损失了不到300人"。这哪是打仗?简直是给敌人送人头!



您可别以为意大利兵都是软脚虾。1941年在苏联顿河前线他们愣是用刺刀捅开苏军的包围圈,四千人杀出重围。这事儿《地中海海战》里记着:"意大利山地军在白刃战中展现惊人战斗力"。可这样的硬仗为啥打不赢?您瞅瞅他们的伙食就懂了,士兵每天的口粮是发霉的黑面包,军官的配给里连罐头皮鞋油都算"战略物资"。



要说这后勤保障,意大利是真拉胯。北非战场上,英国兵喝着红茶啃着罐头,意大利人连口水都得跟骆驼抢。有个段子说得好:意大利坦克开不动不是因为故障,是油箱里装的全是红酒!这话虽是玩笑,但《现代意大利史》里证实:"1942年北非意军油料储备仅够维持两周"。您说这仗还怎么打?



墨索里尼有句名言:"军装笔挺的士兵才能打胜仗。"好家伙,意大利军官的制服比米兰时装周还讲究,金丝绶带、鸵鸟毛帽子,就差在胸口别个LV标了。可您要问战术战法?他们还在用一战时的老黄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里吐槽:"意军参谋部的地图上,坦克标记用的还是马车符号"。



最可乐的是海军。号称"地中海霸主"的意大利舰队,出门打仗得先看黄历,天气不好不出海,周末不出海,过节不出海。1940年塔兰托港被英国航母偷袭,三艘战列舰当场沉底。您猜意大利海军司令咋说?"我们正在举办军官舞会,没听见爆炸声"。这要搁现在,绝对能上热搜头条。



要说意大利最冤的,就是摊上希特勒这么个"好队友"。德军参谋部的文件里写着:"每个意大利师需要配备一个德国师当保姆"。隆美尔在北非气得直跳脚:"我的坦克在冲锋,意大利人在野餐!"可您知道真相吗?1942年阿拉曼战役,意大利"公羊"装甲师硬刚英国装甲旅,愣是打得丘吉尔发电报问:"这真是意大利军队?"



其实意大利人心里门儿清。1943年盟军登陆西西里,老百姓不是举白旗,是直接上街放鞭炮欢迎。您看《现代意大利史》里写的:"七成意大利士兵认为战争与己无关"。这仗打得不情不愿,活像被家长逼着补课的中学生。



如今再看这段历史,倒品出几分荒诞喜剧的味道。您说意大利弱吧,人家能造出菲亚特战斗机;您说它强吧,三十万大军打不过三万英军。就像现在某些网红餐厅,装修得金碧辉煌,端上来的菜却难以下咽。



最绝的是战后发展。靠着马歇尔计划,意大利愣是从战败国混成经济强国,跑车皮包卖遍全球。这剧情反转得,连好莱坞编剧都得竖大拇指。难怪有人说:"意大利人用刀叉打败了枪炮,用披萨征服了世界。"

(全文完)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地中海海战》(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再版)

《现代意大利史》(商务印书馆2024年修订版)

央视纪录片《二战启示录》意大利专题

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北非战场后勤报告》

意大利军事博物馆馆藏《二战陆军作战日志》

《墨索里尼私人信件集》(罗马大学历史系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