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红17军在湖北阳新县王文驿遭遇险境,数万大军陷入了敌军的团团包围中。
然而在关键时刻,军长却失去了踪影,整支队伍群龙无首,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副排长王义勋突然站了出来,直接大喝一声:“同志们跟着我冲!”
经过一番激战后,他成功带领着战士们突围了出去。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副排长成为了开国少将,而当初那名军长却回家种了一辈子地……
惨烈的战斗年代
王义勋少将出生在湖北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
迫于生计,他小时候只读了几年私塾便辍学回家,开始跟着父亲到处做苦工,赚取家用。
然而,由于地主劣绅毫无节制地压榨,王义勋即使没日没夜地干活,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负债的情况。
在苦难中长大的王义勋深刻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自此,他幼小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大革命开始后,全国的农村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我党的领导下,王义勋与乡亲们也解放了思想,纷纷开始拿起武器与地主武装进行斗争。
也正是在此期间,王义勋对我党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并开始接受党的考验,决定追随我党奋斗一生。
然而,就在王义勋为革命事业干得正起劲儿时,国民党却发动了政变,各地的革命组织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为了明哲保身开始选择与我党保持距离。但大部分人的革命意志都很坚定,始终坚持站在我党身边,王义勋就是这一类人。
1928年的一天,王义勋在回家的途中突然碰到了两个伤痕累累的人。
王义勋认识对方,知道他们是曾经领导过农民起义的革命干部。前几天他还在国民党的通缉令上看过两人的照片。
听着远处的枪声越来越近,王义勋毫不犹豫地将两人带到了自己家隔壁的空房子里。
等敌人过来挨家挨户地搜查时,他便故意在外面打掩护,成功让两人躲过了搜查。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便开始到处收留逃亡的革命同志,并为他们采买药品和衣物,帮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躲避敌人的抓捕。
也正是在这段期间,他在这些进步人士的熏陶下,思想觉悟变得更加深刻了。
然而,随着国民党的封锁越来越严密,王义勋的所作所为还是被人发现了。敌人收到消息后便立即派兵赶往他们村,一把火烧了他们家。
所幸,早有人向王义勋通风报信,让他躲过了一劫。无家可归的他当即决定去寻找红军。
在战火中成长
不久后,他便在阳新县附近找到了驻扎在这里的独立第三师,并正式参军入伍。
当时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王义勋等一众新兵刚加入军队便被派到了前线作战。
由于缺乏战斗经验,也没有太多战斗技巧,新兵们在战场上只会跟着老兵们跑来跑去,这就增加了敌人击中目标的概率。
很多新兵就是这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牺牲的。随着伤亡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新兵都出现了畏战心理。
在这种处境中,王义勋便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能力,在一众新人中脱颖而出了。
每当冲锋的号角吹响后,他总是反其道而行,通常会往人少的地方跑,边跑边放枪,替大部队分散敌人的火力。
而又因为他跑得快,会借助附近的障碍物隐蔽,敌人通常打不到他。
在他的一通操作下,敌人经常会误以为我军在暗中还埋伏着一支部队,从而变得畏首畏尾起来。
等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便已经摸到了敌人的侧后方,一个接一个地干掉对方。
在他的配合下,部队在正面作战的压力大大降低。后来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掌握了作战技巧,并已经有能力领导其他人一起和自己行动了。
在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后,上级终于注意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战士,并开始对他重用起来。
随着鄂东南历次反围攻战斗的成功,部队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1932年,红17军在通山正式成立,许多优秀的干部都被调入了这支新部队中。
王义勋也被提拔为了副排长,开始随部南征北战。
红17军成立初期,战士们斗志昂扬,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
这让老蒋等一众国军官员夜不能寐,为此他们还特意颁布了悬赏令,重点抓捕军长张涛以及军政委叶金波等人。
彼时的两人可谓志得意满,并未将敌人的威胁放在眼中。殊不知,一场危险悄然降临。
一战成名
1933年,国民党调集了百万大军,出动了两百架飞机对我军进行了第五次围攻行动,企图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将我军围困在鄂东南。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我军也毫不退缩。
红17军与红16军相互配合,他们利用集中兵力优势的策略,一路向燕厦发起进攻,从正面迎战敌军,另一路则从侧后方袭击敌军。
在我军的双面夹击下,敌军最终败下阵来。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没多久,敌人的援军便到了。红17军不得不退到木石港附近一带休整。
此时的木石港依旧在敌人的掌控之中,我军要想进行休整,必须先扫除这里所有的敌军。
随后,在地方赤卫队以及游击队的帮助下,我军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直接清扫了附近周围的两座碉堡,最后一举攻入了城中。
接连两场胜仗,让战士们士气大增。然而,张涛与叶金波两人却产生了轻敌思想。
原本在休整完毕后,部队应该立即转移到武宁、瑞昌一带进行游击战,以免敌军追上来,中央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然而,张涛却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直接带着部队在原地待了整整七天。
也正是在此期间,国民党郭汝栋追了上来,并成功对我军完成了合围。
局势一时间反转,张涛等人都慌了神,连忙带着部队向北方突围。结果,敌人早有预料,在我军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重重陷阱。
就在我军行至王文驿村庄时,突然遭遇了敌人的伏击。我军仓促应战,最终受到重创。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张涛却只想着逃命,直接让勤务员带着部队离开了。剩下的部队因为群龙无首从而遭到了敌人的灭顶打击。
王义勋当时正在一个机枪连旁边作战。眼见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心痛难忍。
他不忍部队就丧生于此,反正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拼一把。
于是他迅速组织剩余战士,以机枪连为核心,收拢散兵,采取“分散突围,集中火力”的策略,开始向敌人的封锁线攻去。
在发起最后冲锋前,他为了鼓舞军心,直接跳上高地,大喊一声:“同志们,跟着我向前冲!”
霎那间,连绵不绝的叫喊声响彻整个山谷,战士们一个个不要命地跑进了敌人的炮火中……
在这场战斗中,仅王义勋带领的几百战士突出重围,大部分战士牺牲于此。
后来,军长张涛因为怕受到惩罚,偷偷逃离了部队,不久后便加入了国民党开始参加抗日战争。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他因为不愿随国民党离开,便回家当了一名农民。期间他多次想回到我党,但均未被批准。
而王义勋这个一往无前的革命战士,则一直坚定不移地追随我党,奋斗到了革命胜利的那天。
到了1955年,他因为功绩出众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开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