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赶在小长假里边,我们这些人以前曾经被夸赞成八九点钟的太阳,不过,放假八九点钟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想起床。或者是平常没精神,一放假醒特别早,然后继续犯困、要不就是出去玩儿,在路上堵车……
古话说“甘罗十二为丞相,孙康年幼便成名”,有的时候在一些合适的条件催化下,很多人早早便崭露头角,成为少年英才。近百年前,我们红军时期就有很多位这样的年轻将才,那个时候我党和我军是一支特别年轻的队伍,但是他们开创了一个无比壮丽的事业!
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我们大致盘点一下那些很早就牺牲的年轻的红军高级军官,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暂时先介绍几位离开的时候在30岁以下的同志,看看那些为了理想信念的前辈青年的身影。
寻淮洲(生卒年1912年8月29日—1934年12月14日),红七军团的军团长,21岁的时候就担任军团长的职务。根据统计,他是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他参与过秋收起义,屡建奇功,在第四次反围剿当中牵制了敌军,获中央军委嘉奖。1934年率抗日先遣队北上。他转战闽浙皖赣四省,后来在安徽谭家桥战役当中身先士卒,由于腹部中弹,伤重而牺牲。
陈海松(生卒年1914-1937),20岁就成为了红九军的政委。他是红军史上最年轻的军级干部之一。在西路军西征期间,他率部掩护主力突围,在梨园口战役中身中八弹牺牲。朱德同志曾经评价说,他若活下来,必能发挥更大作用……
邓萍(生卒年1908-1935年2月27日),他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军团级将领。他参与过平江起义,长征期间,指挥娄关山战役并攻占遵义城。后来在侦察敌情的时候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洪超(生卒年1909-1934),他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1933年3月在草台岗战斗中,洪超身负重伤失去了左臂,之后仍然战斗在第一线。1934年1月在攻占沙县县城战斗中,他担任主攻,率先攻入城内,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一枚。洪超是红军长征中最先陨落的一颗将星,1934年10月,他在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时中弹牺牲,年仅二十五岁,生前是红四师的师长。
吴焕先(生卒年1907年7月28日-1935年8月21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为了革命,吴焕先一家六口亲人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
他是红二十五军政委,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参与过黄麻起义,并重建了红二十五军。
1935年,他在甘肃泾川四坡村的战斗中,为了抢占制高点,中弹牺牲,被追认为民族英雄。
陈树湘(生卒年1905-1934),曾担任红三十四师师长。在湘江战役当中率“绝命后卫师”断后。众所周知,湘江之战,悲壮非常!中弹之后肠子流出来,他用皮带缠住,最后战斗到无法支持,让同志们先走,但是大家都不离开他,用担架抬着他突围……
他重伤被俘后,敌人要给他医治并逼供,他拒绝吃药和进食,断肠明志,壮烈牺牲,年仅29岁。因为人受伤之后万一神志不清,可能会无意识地说出一些东西,他可能为了防止让敌人获取机密,宁死也不要当俘虏,实践了他“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的铮铮誓言!后来敌人知道他的真实军衔,还把他的头颅放在竹篓里,挂着示众……
罗南辉(生卒年1908-1936),生前是红三十三军的军长,后来和红五军团合编为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他任副军长。他在川军策动起义之后加入红军,在长征期间担任红三十三军军长的职务。1936年,他在甘肃会宁掩护主力部队的时候,遭遇敌机轰炸牺牲。
还有其他的同志,比如叶成焕(生卒年1914年10月8日—1938年4月18日),参加革命非常早,但是是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我们这里也说一下。
他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他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8日,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我军取胜。打扫战场撤退时,他坚决在后面掩护同志们,在用望远镜观察日寇援军的时候,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在他气息奄奄的时候,同志们抬着他撤退,他的最后一句话是:“队伍,队伍呢?”……他的鲜血,已经融入太行精神之中……
像这样主要牺牲在长征期间、反围剿和西征途中的年轻将领,平均年龄也就不到二十五岁,但是他们展现了我们红军“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悲壮历史,用他们的鲜血照亮了后人的路,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信仰和忠诚。正因为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前赴后继,我们的党和国家历久弥新,至今仍然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