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楼市突变:二手房数据透露了哪些信号?

4月楼市迎来“冲击波”,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交易数据已出炉:上海降幅达20%,深圳降幅5%。从全国来看,多数城市4月网签量较3月呈不同程度下滑,仅少数城市小幅增长。为何聚焦二手房数据?因为只有二手房才能真实反映楼市冷暖——新房数据可能受房企推盘节奏影响,而二手房交易直接关联民间真实需求。

一、深圳:政策刺激效应消退,签约量降幅远超网签量

深圳4月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下降5%,但更能反映实时交易的合同签约量环比暴跌34%,二者差距显著。从历史走势看,深圳上一轮交易高峰出现在2020年7月,随后受政策调控影响持续下滑,2023年因新政刺激震荡回升,但今年3-4月网签量已低于2022年11-12月,表明去年底的政策红利正在消退。若后续无新政策,交易量或继续下探。

二、30城样本:实际降温幅度超官方数据,外贸大省成“重灾区”

从30个城市(涵盖一线、二线、三线)的高频签约数据看,4月二手房签约量环比下降约26%,降幅远超官方网签备案量。具体来看:

• 头部城市领跌:深圳签约量跌34%,杭州跌42%(全国第一),佛山跌32%,东莞跌31%,广州跌30%。除杭州外,前五中四城均位于广东。

• 原因解析:广东、浙江作为外贸出口大省,4月对美出口基本停滞,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出口大市经济受冲击,直接抑制购房需求;杭州则因浙江全省外贸降温,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高收入群体购房意愿锐减。

• 例外情况:徐州(跌4%)、许昌(跌5%)降幅低于10%,因两地能级较低,3月“小阳春”基数小,且受外贸影响较小,需求波动缓和。

三、城市能级分化:高能级城市“大起大落”,低能级城市“波澜不惊”

对比今年4月与去年四季度(以2022年11月为基准)数据:

• 逆势上涨城市:许昌(+25%)、沈阳(+22%)、兰州(+21%)、重庆、济南(+10%+),多为中西部、东北等“弱势地区”。这类城市去年新政后交易量未大幅反弹,今年降温后仍高于去年底,楼市波动较小。

• 大幅下跌城市:郑州(-38%)、厦门(-37%)、成都(-30%)、杭州(-26%),均为高能级热门城市。因去年新政后反弹幅度大,今年降温幅度也更剧烈。

结论:高能级城市对政策敏感,“药劲”来临时迅速反弹,药效消退后也更快回落;低能级城市反应滞后,波动幅度小。

四、楼市如何止跌?需新一轮政策刺激高能级城市

当前楼市面临双重压力:去年9月新政效应耗尽,叠加外贸冲击(如出口下滑影响高收入群体购房能力)。若想实现全国止跌回稳,关键在于刺激高能级城市——因其弹性大、对政策敏感,一旦交易量回升,可逐步带动低能级城市企稳。尽管每轮刺激后市场可能再次回落,但底部通常高于前一轮,多轮震荡后有望走出低谷。

风险提示:对购房者而言,需警惕市场波动,避免将投资房变为“消费品”,尤其谨慎高位接盘。楼市长期走势仍需观察政策力度与经济复苏节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