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两点的粮库门口跟赶集似的,大货车双闪连成串,司机蹲路边啃煎饼都盯着手机——全等着交粮呢!粮贩子老张吧嗒着烟头直晃脑袋,干了二十年收粮行当,头回见着深更半夜还堵车,这架势比秋收还热闹。



山东老王的粮站活像打仗,价目表上的粉笔字半天就得擦一回,早晨还是1块2毛5,中午就跟着邻村涨到1块3,不涨根本收不着粮。他媳妇举着手机嗓门儿老大,快看河南又涨了2分钱!河北老李拉着半车麦子跑了三家粮站,末了多赚八百块,直感叹这卖粮比炒股还刺激。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饲料厂也来凑热闹,从前瞧不上小麦的主儿,如今抢粮比面粉厂还积极。

山东小刘抹着汗说,玉米价蹿得比火箭还快,猪饲料再贵也得做,用小麦能省不少钱。养鸡大户赵婶可愁坏了,掰着手指头算账,饲料成本涨了三成,鸡蛋再不提价,怕是要喝西北风了,这上下游的账算得人脑袋疼。地里的小麦还没熟透呢,湖北粮商就揣着现钱在地头转,刚开镰的湿麦子敢喊1块1毛5,比去年的干麦子还贵一毛。

种粮大户周大哥叼着草根笑,往年求着粮商收,今年倒成了香饽饽。粮库保管员对着仓库直发愁,往年这时候早该腾仓收新粮,眼下陈麦子却成了抢手货。河南老吴翻着账本嘀咕,三年前的存粮现在卖,每吨能多赚200块,说出去谁能信?



江苏的粮库拍卖陈麦更是离奇,愣是拍出了新麦的价,举牌的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这行情真是乱了套。懂行的老粮商说,这涨价是三股绳拧成了麻花。头一桩是玉米价发疯,饲料厂被逼得抢小麦;二是倒春寒闹的,主产区减产消息满天飞;三是国际粮价坐过山车,进口麦成本比运费还高。

市场就像滚雪球,价越涨越有人囤,越囤价越高。面粉厂老板急得嘴上起泡,生产线不能停,再贵也得收;山西老赵一咬牙,把养老钱都砸进去囤粮,直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人说这疯涨早晚得崩盘,也有人觉得国际形势在那儿摆着,价格降不到哪儿去。

种地的老孙家祖孙三代蹲地头乐呵,照这价,今年能给儿子在县城买婚房了,这是看得见的实惠。粮食贩子如今像算命先生,安徽老钱捧着保温杯分析,等六月河南山东新麦下来,价格准能松口气。

可饲料厂采购经理不认同,玉米价下不来,小麦就得接着当替补,养殖户听了心里直打鼓。



养猪的老刘愁得薅头发,饲料再这么涨,真得给猪改喂野菜了,这上下游的链条环环相扣,谁也躲不开。我瞅着这行情像坐过山车,涨得猛时得防着急刹车,农民兄弟攥紧粮袋子的手,还得留几分清醒。这小麦价格是涨到顶了还是要接着窜?

咱老百姓的粮袋子、钱袋子,到底该咋稳当住?

评论区里唠唠各自的盘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