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五一”假期,当众多热门旅游城市你争我赶之时,紧邻胶州湾的胶州市,凭借一场别开生面的码头海鲜汇活动,通过“海鲜+文化+旅游”特色关键词,成功“出圈”。

走进现场,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瞬间就勾起了人们对海鲜美食的渴望。远远望去,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大家不约而同相聚在此,只为赴一场与海鲜的约会。

或许,新时代的文旅经济真谛,就在于让每个抵达者都能在烟火气中,触摸到一座城市的生命脉动。

在码头海鲜汇现场,这里汇聚了螃蟹、鲅鱼、蛤蜊、虾虎等20余种胶州湾特色海鲜,它们就像一个个鲜活的精灵,从大海的怀抱中跳跃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当清晨刚刚捕捞上岸的海货跃上灶台,知名大厨们挥动着手中的锅铲,一场关于美食的魔法就此展开。

“烤生蚝,太鲜了!”正在品尝海鲜烧烤的张先生赞不绝口。而那占据全国总捕捞量70%的胶州星鳗,更是成为了海鲜盛宴中的明星。丰腴的肉质如凝脂含香,在炭火上蜷缩成金褐色的月牙时,油脂滴落的嗞嗞声与海浪的节拍共振,仿佛是大海与美食的交响乐。

传统渔家的油泼星鳗,热辣椒香裹着嫩滑鱼肉,恰似把整片胶州湾的深邃鲜美都浓缩在了小小的瓷盘之中,成为了海边人家心中的“鲜之魂”。



小吃摊主们一刻不得闲地忙着加工各类小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生意的火爆,更是对胶州海鲜美食的一种认可。

这种鲜味经济学的精妙之处,在于重构了传统美食节的消费逻辑。当游客目睹渔获上岸、参与烹饪互动、最终品尝到带着镬气的料理时,完成的是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换。

美食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美食的灵魂。胶州市首季码头海鲜汇活动在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胶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开幕式和乐队演出精彩纷呈,茂腔、秧歌、武术、相声等传统曲艺轮番登场。这些传统曲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胶州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承载着胶州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是胶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当悠扬的茂腔唱腔响起,当欢快的秧歌扭动起来,游客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

在“码货云集”区域,面塑、雕刻、烙画等非遗技艺摊位前人头攒动。这些非遗技艺是胶州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将传统技艺的温度带回家。

汤腌鲅鱼、黑氏花馍、海洋花酥等非遗珍品,不仅是美食,更是胶州文化的传承。它们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胶州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胶州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为了让游客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胶州的魅力,活动还精心打造了“吃、喝、玩、游、娱、购”于一体的多元化消费体验。除了美食和文化活动,还设置了“贝壳海岸杯”垂钓大赛、“十大名吃”和鲅鱼王评选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乐趣。

品尝完美食后,游客们还可以去“码货云集”转一转,购买各种特色商品带回家。琴牌乳业、桃李食品等辖区知名企业及洋河、胶北等镇街特色好物的亮相,为“码货云集”增添了不少流量。

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购买到鲜活的海货、九龙特色干海货等海洋特色商品,还能挑选到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海洋主题文创产品,将胶州的美好记忆也一并带走。



毫无疑问,胶州市首季码头海鲜汇活动以“海鲜+文化+旅游”的独特模式,聚焦“提振消费”核心目标,形成了“以节促消、以消兴产”的经济循环。通过这场活动,胶州市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点燃文旅消费热潮,也带动了当地海鲜产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信在未来,胶州将继续发挥这一模式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游客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的体验,让这座紧邻胶州湾的小城在文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更多的人爱上胶州、恋上青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