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漫漫多磋磨,鲜衣怒马亦求索”,荆棘遍布的考研之路上,有人星夜兼程,有人挑灯夜战。那些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一场又一场的模拟考试,都是他们逐梦的勋章。如今,他们站在新的人生起点,功成名就,登顶辉煌。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聆听,他们的经验,值得被汲取。让我们一同翻开他们的考研篇章,探寻成功背后的秘密。


姓名:郑方润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2101班

录取院校:西北大学


Q

步入大学,很多同学都找不到目标,请问学姐是如何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的?

A

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我对于考研这件事是抱有坚定信念的。在我看来,攻读研究生不仅是一个学历提升的过程,更是实现个人专业理想的重要阶梯。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是以成功考取研究生为前提来设计的,因为我相信更高的学术平台能够带给我更开阔的视野、更专业的训练,以及更优质的发展机会。也许现在外界会说学历贬值,但是我参加过一次秋招以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的企业会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选择后者。因此,我认为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不应该被外界因素过多干扰,而应该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理想。如果有能力,就一定要去努力,当然,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路径,但追求学术进步和实现专业价值这个核心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Q

请问学姐是如何看待考研与就业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A

考研本质上是对学术深造的追求,而就业则是实践经验的积累。选择读研,是因为我更加看重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研究能力的专业化培养以及学术视野的国际化拓展。本科期间参加比赛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我对科研的兴趣,因此我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你的核心竞争力更适合学术赛道还是职场赛道?你的目标行业对学历的硬性要求程度如何?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未来5年可能遇到哪些发展瓶颈?你是否具备持续2-3年高强度学术研究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了答案,就放手去做吧。

Q

请问学姐在备考期间是如何巧妙地安排的时间,使学习与生活得以平衡?

A

备考期间我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表,列举了我每天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将进度详细到页,这样做的好处是任务是环环相扣的,今天不完成就会影响整体的进度,这样也是一种push自己的方法吧。除此以外,每周随机安排一天休息的时间,考研是持久战,不能拼蛮力,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精力充沛,心理状态良好。无论是在宿舍躺一天还是出去玩一天,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Q

考研对学生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学姐是如何应对压力的?

A

其实我考研期间的压力,主要不是来自‘要不要努力’的纠结,而是具体的学习困境——比如书永远背不完、题总是做不完的焦虑。我不是那种只会空想不行动的人,但正因为真的在努力,才更真切地感受到时间不够用、任务量庞大的压迫感。有时候明明按计划推进了,可一抬头发现还有那么多没掌握的内容,就会突然心慌,甚至自我怀疑:我真的能学完吗?

不过,我慢慢摸索出几个应对方法:

1、拆解目标:把庞大的任务细化到每天,完成一项划掉一项,用‘小胜利’积累信心。

2、接受不完美:承认不可能100%掌握所有内容,优先攻克重点和高频考点。

3、定期复盘:每周总结进度,调整计划,避免陷入‘盲目低效努力’的循环。

压力大恰恰说明我在乎,而行动是缓解焦虑最好的办法——至少我清楚,自己不是在空想,而是在一步步缩短和目标的距离。

把握好考研与放松的平衡,将考研真正融入到生活之中。

Q

请问学姐有没有什么复试经验带给学弟学妹们?

A

首先,要仔细去翻阅学校官网的通知,要清楚学校的要求,比如有些学校会要求做自我介绍的PPT。那么你就需要提前准备并且多次排练。能够提前准备的东西一定不要有差错,因为你的对手也许会比你发挥得更好。

其次,对所报考的专业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不准确,但是一定要有,敢于表达,不要冷场。并且复试准备期间也要把初试的书多看看,也许就会问到。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信一点,声音大一点,往前站一点。你就一定可以。


人生格言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坚持诠释梦想,用努力书写辉煌,感谢郑方润同学的精彩分享。他们的经历,是一本生动的奋斗之书,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砥砺奋进。愿每一位心怀梦想的同学,都能从他们的故事中获得力量,向着心中的目标,无畏前行,终能得偿所愿,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内容转载自商学院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排版:邹清博

责任编辑:刘心语

审核:杨岳 鱼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