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朝阳区作为区域操盘手,越来越老辣了。

大概20多天以前,北京朝阳区又一个总价超百亿的巨无霸黄金地块打包出售。

这也是朝阳区第3次成功出售「百亿地王」,第4次成功出售「组团宅地」。

把这几个组团加在一起,朝阳区的住宅用地成交总额高达:

478.6亿

光是今年就已经出让213亿,而且出售的异常丝滑:

政府打包地块、房企合作拿地、分开开发、配套同步,接着再进入下一个组团的开发,以此轮替,良性循环。

保证优质板块的新房虽不至于枯竭,但也绝不会扎堆儿。

走出了独有的:

朝阳模式

但朝阳模式因何而来?对于买房人来说有什么可以抓住的规律和信号?在朝阳模式下,我们该如何抉择?

风从何方来,潮向何处去,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

02

2021年5月,北京市首次集中供地,最活跃的就是朝阳区,光是5月份,就足足有10宗土地成交。

一向抠门的朝阳区,第一次这么大方的供地。

开发商沸腾了,10宗地几乎块块触顶,一度让「朝阳」戴上卖地大王的帽子。

这本身也没有错,供地本身就是区级政府的责任。

但错就错在,朝阳区忽略了一句话:

城市是人的集合,交通是城市大动脉。

所以供应最集中,但交通不便、房价较高的南皋板块,失手了。

除了成交均价不到7w的望京养云快速出货,退出战场,其它三个项目至少3年销售周期过去,仍有货值在售,目前最低的去化率,仅有:

63.64%

2022年之后,南皋板块的天空乌云密布,南皋板块的开发只能按下暂停键。

朝阳区在南皋,吃了大亏,开发商也止步不前,没有人是赢家。

有句话叫:

要想富,先修路。

城市运营也是同样道理。板块要发展,路网交通要先行。

也就是说,朝阳区的操盘逻辑从旧地理模式的「产-人-城」中意识到,路网骨架必须先支棱起来,这也为后来的新地理模式的「城-人-产」埋下伏笔。

前者是以产业为中心,后者是以人为中心,城市的动脉——路网是关键。

于是在南皋修北小河隧道,直通望京,解决出行问题;在板块内引入学校,解决民生问题......


更幸运的是,朝阳区把这个道理,快速应用到了其它板块的开发和运营,而最开始成功的经验,就在:

朝阳港

4年下来,朝阳港不仅成为了朝阳南部最火的板块,抗价能力去化速度超越了朝阳区大部分项目。

更是仿佛是一夜之间,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而后才有了朝阳模式下的组团出售成功,卖地+城市运营两手抓。

03

但其实,朝阳港也不是一开始就火的。

它是朝阳区新地理模式下的「城--产」下的蛋,是理念先行的阳谋。

时间回到2021年,朝阳港开始供应第一块宅地,是毫无悬念的底价成交。

但是让市场意外的是,朝阳港板块人气越来越旺,房价行情居然甩出一条大阳线。

答案就潜伏在下面这张图表中——朝阳港的发展历程,它的时间轴线是这样的:


每次土地出让,都伴随着交通、配套又一次升级和兑现。

交通,轨道交通完成从0到1的突破,今年底17号线全线通车后,就能5站地到国贸,7站地到工体,甚至去往望京、丽泽都不超过45min;


路网交通,大羊坊路作为市重点功能,道路宽度直接从6m拓宽到50-70m,可直接联通三环,预计明年就会正式开通;

垡头西路也进行了环评公示,作为四环东侧的南北向主/次干路,满足朝阳港片区的出行需求,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要想富,先修路;要发展,先修路。

而且,路也是分等级的,就像朝阳港周边的路,都是城市主干路,建设等级高,兑现时间短。

对比其它区域板块已经基本交房入住,但主要通道仍未打通的现状,朝阳港板块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朝阳区还更进一步,不仅修路建桥盖医院,更是积极引进名校,动作还特别快。

2023年初朝阳港计划引入人大附中,年底就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就要借址招生明年正式交付投入使用

更有意思的是,学校开学要比在售楼盘朝阳one交房时间都要早两年,真正实现配套比你先入住

人大附中高中部,也透露出确切规划位置,相信也是好事将近。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板块规划的含金量,不止要看规划等级,更要看兑现速度。

在表妹看来,有的时候兑现速度还要更重要一些。

因为政府不会告诉你买哪个板块,但是政府战略资源分配的板块,就是你的买房答案。

04

然而,配套升级只是朝阳港板块三场历史性突破的其中一环。

第二场,是品质升级。

中海在北京第一座,体量超朝阳合生汇的「环宇城」的落位,助力朝阳港的改善时代到来。

在售的中海朝阳one和北京隅·东序两个项目,供应占比近4成的150平+的户型,标志板块从初改为主的板块,向深度品质改善迈进。

一个板块走向成熟的标志,正是标杆性的明星楼盘的出现。


第三场,则是整体能级的提升。

在配套和品质升级之后,朝阳港更有自然资源+城市核心资源的升级,比如自然环境方面,官方提到要高标准建设-萧太后河、通惠渠等景观绿廊,更有2.5万亩朝南森林公园,自然环境优越。

产业方面,整个十八里店地区,未来将释放出超过2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打造智能制造特色园区。


至此,朝阳港板块的商业、商务、居住、自然环境等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完成了板块的跨越提升。

正式从一片荒地,升级成了可买指数超高的朝阳港,更晋级为城市的CLD。

CLD,如今才是朝阳港真正的代名词。

此时,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片荒地,到吊塔林立,初具大城气质,朝阳港用时:

不过短短4年。

看板块运营成功的指标,最终会呈现在房价稳定和去化速度提升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手,朝阳区无疑获得巨大成功。

而它的成功又是建立在先进理念实践的成功——新地理模式下的「城-人-产」。

当区域的发展齿轮丝滑运转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板块向前的一部分。

05

但有朋友可能会好奇,

为什么这次朝阳区的蝶变是从朝阳港开始?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是城市的轮动发展选中了它。

城市发展的路径,无非时间和空间两条。

朝阳未来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空间限制。


不是说没有空间,五环之外的地还有很多;而是说本身具有地段优势,又有大片净地的空间不多。

从城市发展而言,朝阳未来发展空间在哪里?

朝阳港就是那个答案。

作为朝阳区四环最大的留白地,拥有370万方的居住地,朝阳港板块像极了当年的望京,看上去规模大、发展晚,但实际却能真正成长为朝阳区的一极,未来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都是响当当的朝阳名片。

毕竟,朝阳早就过了城市大规模开发的高峰期,如今有配套先行的板块才是未来。

再来说说功能空间。

规划的本质是空间优质资源分配,是一种行为干预。所以规划最重要的事儿叫:

空间的远见

也就是说,规划在现在,红利在将来,不超前就不是规划。


在国贸CBD和经济开发区BDA中间,需要一个CLD承载两大产业居民的集中生活空间。

更何况,在整个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棋盘上,朝阳港又是朝阳区承上启下的枢纽点,它就是城市发展的必经地。

而必经地,就是非他莫属的意思。


所以,朝阳港板块的发展,是先进城市运营的成功,是城市规划的远见,也是空间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而时间,带来的是板块的底蕴和纵深拉通。

早在1985年,朝阳港所在的十八里店乡,就率先成为朝阳区的「亿元乡」,2003年更是被列为「首都经济十强乡」之一。

朝阳港要崛起,是写在基因里的故事。

更何况,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

南部崛起,支撑朝阳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纵深。


朝阳区分区规划里更直接点明:

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以中关村朝阳园垡头中心区为引擎,推动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


时间,就这样悄悄开始缝合朝阳南和朝阳北。

所以,城市中心的各个次中心,有发展先后的区别,板块价值的红利也就有时间上的差异。

时间,才是衡量板块价值的最终尺度。

显然,现在是「朝阳港时间」

官方发布的住宅地价分级表也能证明这件事。


你很难想象吧?

在政府眼中,十八里店的价值与望京、朝青一致,甚至高于东坝、平房、新宫等地。

06

那么,作为城市操盘手的朝阳区,只有朝阳港这步大棋吗?

其实并不是。

实际上,朝阳港还有两条隐形发展线。

一条是萧太后河。

人因水而聚,城因水而兴。除了地面路网,还有水上路网。

大家都知道,今年初朝阳区正在亮马河、坝河一带,打造「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未来将打造出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可直接与城市副中心相连。

更利用一带串联起三里屯、燕莎、蓝港等5大商圈,形成朝阳区独有的滨水文商旅IP。

但大家没注意到的是,同一文件中还提到: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高标准建成萧太后河、亮马河、坝河、通惠渠等23公里景观廊道,辐射带动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中萧太后河、通惠渠正在朝阳港周边。而且,文件中提到的萧太后河提到亮马河和坝河前面。

朝阳区集中力量建设两河一带,萧太后河未来的模样,会不会和亮马河PK高低?

这一点,我们的确不得而知。

但有三件事是确定的。

第一件,北京是从运河上飘来的,先有河运,才有北京城,而萧太后河是北京第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第二件,萧太后河从2016年开始治理,其中十八里店乡的河段长度占到朝阳段的一半,现在已经是居民休闲健身的打卡地;

第三件,萧太后河东联欢乐谷、西接环球影城,链接北京两大游乐中心,沿线是热钱生长的沃土。

除了这三件事,《朝阳区分区规划》里还提到三个关键词,叫做: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才是朝阳真正想做成的城市客厅的模样。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理念细节吗?

规划最重要的是空间的远见,不管从文化溯源、民生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来看,萧太后河都有建设的必要性。


只不过,它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城市规划告诉我们,大部分时候,

晚来的,将会几何倍数地更好。比如相比亮马河,萧太后河会不会后来居上呢?

07

另一条隐线,叫做朝阳港TOD


在十八里店站周边,你会发现朝阳港TOD在300m、500m、1公里范围内住宅、街区、城市视角,都规划的非常完善。

不管你是散步、跑步、骑行、还是地铁出行,所经过的内容都非常丰富。

既能做到多种功能空间的叠加复合,又能做到动线场景化。

怎么理解这句话?


简单来说,就是在朝阳港TOD,你会觉得这一公里走起来比较愉快,时间溜得速度会更快。

而要做到这样的TOD其实并不简单,它需要三种能力。

第一种是对TOD的理解力;

第二种是开发企业和政府部分的共谋能力;

第三种是商业运营能力。

只有这三种能力都聚集在一起,才能做出真的TOD,而不是图纸意义上的 TOD。

朝阳港的TOD共建者,是中海新城

作为一家深耕北京的央企,巨大的优势下,没有人比它更懂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

更何况中海新城更是具有全链条的商业运营能力,以及和TOD共情共建能力。


据表妹了解,此次中海做环宇城,内部寄予了厚望,不仅是要在内容上做好,更是在建筑表达都要做创新,很有可能是个山水环宇城。

除了环宇城,表妹还独家拿到一个小道消息,朝阳港很可能还会引进山姆,或者山姆同档次购物中心。

这个时候,你再结合朝阳港的路网建设速度来看,就更能明白朝阳在朝阳港布局的步步为营,精雕细琢。

战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完美。

朝阳港罕见的两者齐备,这是朝阳区卓越的城市运营能力。

如此一来,朝阳港已成为能够虹吸国贸CBD和经开区改善需求的居住板块。


所有的时机都已经成熟,作为城市运营商的中海新城,不止完成了朝阳港商业的闭环,更是为朝阳港一期闭环了最后、也是最好的一宗住宅用地:

朝阳ONE

建筑面积约148㎡~190㎡的深度改善朝阳ONE,不仅有空间尺度,更有奢华表达。

率先读懂这个板块,读懂朝阳ONE的买家已经入手。

然而,最好的板块,最好的资源,从来只是少数人的珍藏,多数人的仰望。销冠100

注:本文相关文字、图片仅为项目信息参考,可能与实际规划设计存在差异,所以不代表对项目信息做出承诺;所有内容最终以政府规划和购房合同约定为准。

.最近更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